时间: 2025-04-26 22:1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2:18
家山何在,看紫云红树,炎方天隔。
络绎明驼同饮恨,俯仰胡沙边色。
榕岛春荒,椰洲水暖,远梦迷南国。
千花百草,雕栏愁卧岑寂。
花里鹦鹉凄凉,天涯相伴,踯躅犹相识。
能说飘零身世事,同向空王台侧。
上苑笙歌,长杨车骑,一晌人间别。
南溟帆影,载回天上消息。
我的故乡在哪里呢?看那紫色的云彩和红色的树木,炎热的天气隔断了我与故土的距离。
骆驼在一起饮水,互诉心中怨恨,俯瞅仰望之间,看到边疆的沙土色。
榕树岛上春天荒芜,椰子洲的水却温暖,遥远的梦迷失在南国的边际。
千花百草,雕栏下我愁苦地卧着,四周宁静得令人心碎。
花丛中的鹦鹉显得格外凄凉,天涯相伴之下,踯躅间似乎还能认得。
可以说起那飘零的身世,彼此在空王台旁共鸣。
上苑的笙歌,长杨树下的车骑,转瞬即逝在人间的别离。
南海的帆影,承载着天上回来的消息。
杨圻(约1640年-约1710年),字维新,号石月,清代诗人,生平经历了明末清初的动荡,受其影响,作品多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该诗写于作者游历南方时,正值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际,反映了他对故土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念奴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方的自然风光与内心的情感。开篇便以“家山何在”引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随之用了“紫云红树”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然而“炎方天隔”又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与隔绝。接着,诗中通过“络绎明驼同饮恨”展示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惆怅,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隔阂与共鸣。
“榕岛春荒,椰洲水暖”,自然景象与心境交融,南国的春天虽有温暖的水,但春荒的景象也让人感到惋惜与失落。“千花百草,雕栏愁卧岑寂”构建出一种静谧而愁苦的环境,诗人内心的孤独在这些细节中得以显现。
诗的后半部分开始转向对人生的哲思,“能说飘零身世事,同向空王台侧”,让人思考人生的浮沉与无常。最后以“南溟帆影”结尾,象征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同时也隐约传达出一种无法挽回的失落感。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和哲理性,展现了杨圻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中提到的“炎方天隔”指的是什么?
“南溟帆影”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
诗中通过哪种意象表现诗人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