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0:06
独坐贡闱里,愁多芳草生。
仙翁昨日事,应见此时情。
我独自坐在科举的考场中,心中忧愁,仿佛春天里芳草繁生。
仙翁昨日的事情,想必也能看出我此时的心情。
“仙翁”常用来指代那些高人、智者,古代文人往往寄托自己的志向与情感于此类形象。诗中提到的“昨日事”,可能是指曾经的机遇或往事,暗含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
作者介绍:吕渭,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具有较强的个性色彩。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贞元十一年,正值科举考试时期,诗人因应试而感到焦虑,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这首诗采用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勾勒出诗人在贡闱中独坐的情景。开头“独坐贡闱里”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压力与期待的环境,贡闱是一个象征着荣耀与失败的地方,诗人此时的孤独与愁苦显而易见。接着“愁多芳草生”,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忧虑与不安,仿佛春草的生长在无情地提醒着他生命的流逝和机会的飘忽。最后一句“仙翁昨日事,应见此时情”将目光转向过去,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理解与慰藉。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科举的忧虑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对命运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贡闱”指的是什么?
诗人独坐贡闱时的心情是?
“仙翁”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吕渭的这首诗更加个人化,情感更为细腻,体现了对个人命运的直接关注。而杜甫则在广阔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下,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在主题与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