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8:17
柔桑陌
作者: 曾几 〔宋代〕
南陌绿成阴,园林正春老。
能令蚕事办,更遣鸮音好。
在南边的道路上,绿树成荫,园林里春天已渐渐成熟。
这时正是适合养蚕的季节,更可以听到鸮鸟的悦耳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展示了宋代乡村生活的景象,反映了农耕文化和自然的和谐。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文,号山人,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江西,后生活在福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曾几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浓厚的田园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正值养蚕的季节,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乡村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富足的向往。
《柔桑陌》是一首描写春天乡村景象的诗作。诗的开头“南陌绿成阴”,生动描绘了一条绿树成荫的小路,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随着“园林正春老”的出现,诗人进一步引入了春天的意象,表现出春天的繁盛与生机,园林中的花草树木皆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展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
接下来的“能令蚕事办”,诗人用“蚕事”这一具体的农事活动,增添了对乡村生活的真实感,同时也暗示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养蚕是一项传统的农村经济活动,诗人通过这一点,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与敬意。
最后一句“更遣鸮音好”,则在夜晚的宁静中,增添了一丝生动的气氛。鸮的叫声通常被视为夜晚的象征,诗人通过这句来表现出春夜的宁静与美好,仿佛在告诉读者,这样的夜晚是多么的宜人。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传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了作者对乡村春天的热爱,展现了生机勃勃的乡村生活,传达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陌”指的是哪里?
“园林正春老”中“春老”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鸮音”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春晓》相比,曾几的《柔桑陌》更为细腻地描绘乡村生活的细节,而《春晓》则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春天的来临和自然的美好。两首诗都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是自然的呼唤,后者则是乡村生活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