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5:18
愁人更堪秋日,长似岁难度。
相携去、晼晚登高,高极正犯愁处。
常是恨、古人无计,看今人痴绝如许。
但东篱半醉,残灯自修菊谱。
归去来兮,怨调又苦。
有寒螀余赋。
湖山外、风笛阑干,胡床夜月谁据。
恨当时、青云跌宕,天路断、险艰如许。
便桥边,卖镜重圆,断肠无数。
是谁玉斧,惊堕团团,失上界楼宇。
甚天误、婵娟余误。
悔却初念,不合梦他,霓裳楚楚。
而今安在,枫林关塞,回头忆著神仙处,漫断魂飞过湖江去。
时时说与,地上群儿,青琐瑶台,阆风悬圃。
琵琶往往,凭鞍劝酒,千载能胡语。
叹自古、宫花薄命,汉月无情,战地难青,故人成土。
江南憔悴,荒村流落,伤心自失梨园部,渺空江、泪隔芦花雨。
相逢司马风流,湿尽青衫,欲归无路。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5:18
愁人更堪秋日,长似岁难度。相携去晼晚登高,高极正犯愁处。常是恨古人无计,看今人痴绝如许。但东篱半醉,残灯自修菊谱。归去来兮,怨调又苦。有寒螀余赋。湖山外风笛阑干,胡床夜月谁据。恨当时青云跌宕,天路断险艰如许。便桥边,卖镜重圆,断肠无数。是谁玉斧,惊堕团团,失上界楼宇。甚天误婵娟余误。悔却初念,不合梦他,霓裳楚楚。而今安在,枫林关塞,回头忆著神仙处,漫断魂飞过湖江去。时时说与,地上群儿,青琐瑶台,阆风悬圃。琵琶往往,凭鞍劝酒,千载能胡语。叹自古宫花薄命,汉月无情,战地难青,故人成土。江南憔悴,荒村流落,伤心自失梨园部,渺空江泪隔芦花雨。相逢司马风流,湿尽青衫,欲归无路。
愁苦的人在秋日的时光里更是难以忍受,仿佛岁月难以度过。我与友人相携在傍晚时分登高,登高的地方正是我心中愁苦的所在。常常感叹古人没有应对这些情感的良策,看如今的人们却如此痴迷。只是在东篱半醉之际,残灯下我自修菊谱。归去吧,然而怨曲又是那么苦。有寒螀的余音在心中回荡。湖山之外,风笛声在栏杆旁,夜月下谁又在倾听?我恨当年青云直上,却被命运阻断,前路艰险如斯。便在桥边,卖镜重圆,心碎无数。是谁的玉斧,惊落如团,失去了那高高的楼宇。天啊,真是误了我的婵娟!悔恨当初的念头,不该与梦幻交织,霓裳是如此美丽。而如今又在哪儿?枫林关塞,回首思念那神仙的地方,魂飞漫游过湖江。时时告诉地上的孩子们,青琐瑶台,阆苑风悬。琵琶声声,借着鞍子劝我喝酒,千载之间能够胡言乱语。叹自古宫花命薄,汉月无情,战地难见青绿,故人已成尘土。江南憔悴,荒村凋零,伤心自失梨园的部落,渺渺空江泪隔着芦花的细雨。相逢司马风流,湿尽青衫,欲归却无路。
刘辰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以婉约和细腻著称,善于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现实的思考。
《莺啼序》创作于一个愁苦的秋日,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往昔的怀念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和理想破灭的深切思索。
《莺啼序》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作品,诗人在秋天的背景下,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受。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寒螀”、“东篱”、“霓裳”等,交织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以“相携去晼晚登高”引入,展现了一种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温情,而随之而来的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愁苦。
此外,诗人在“恨古人无计”与“看今人痴绝如许”的对比中,反映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感慨,似乎在质疑人们在情感上的痴迷与无力。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由对友谊的珍惜转向对生命无常的叹息,最终在“欲归无路”中归于绝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细腻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诗歌通过对秋日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
选择题:诗中“愁人”主要是指什么?
A. 快乐的人
B. 忧愁的人
C. 无所谓的人
D. 忙碌的人
填空题:诗中提到“欲归无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___的感受。
判断题:诗中“青云”代表着诗人的高远理想。对或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