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15
登剑南西川门感怀
作者: 陆游 〔宋代〕
自古高楼伤客情,更堪万里望吴京。
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
瘴疠连年须药石,退藏无地著柴荆。
诸公勉书平戎策,投老深思看太平。
自古以来,高楼总是让游子的心情更加伤感,更何况是万里遥望吴京(即今南京)。故人已经很久没见,黄昏时分,云雾聚合,想要归去的游子眼前又浮现出春水复生的景象。瘴气和疫病连年不断,必须依靠药石来治疗,而退隐的地方却没有足够的空间去栖身。诸位朋友努力撰写平定边疆的策论,我却老了,深思熟虑,期待着太平盛世的到来。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而闻名。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岁月,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充满忧虑与期望。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落、边疆动乱的时期。诗人在外漂泊多年,思乡之情愈发浓烈,抒发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登剑南西川门感怀》是一首深情而又凝重的诗。通过对高楼、故人、春水和瘴疠等意象的描绘,陆游表达了自己身为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苦闷。开篇便提到“自古高楼伤客情”,不仅引入了主题,更设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悲伤与思念。随后的万里望吴京,更是将这种思乡之情推向了高潮,吴京的遥远使得诗人感受到无尽的孤独和失落。
“故人不见暮云合”,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加深了对故人的思念,仿佛在黄昏的暮云中,故人的身影也渐行渐远。接下来的“客子欲归春水生”,则是对归乡的渴望,春水的涌动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暗示着诗人对故乡的向往。
然而,现实的残酷又令诗人不得不面对。“瘴疠连年须药石”,这里提到的瘴气和疾病,反映出南宋时期的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可见一斑。最后,诗人以“诸公勉书平戎策”结束,表示对国家安定的期待,也暗示着自己虽然年迈,却仍在思考国家的未来。
整首诗在情感上交织着思乡、忧国之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此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表达了深切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在异乡的孤独感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京”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成都
“自古高楼伤客情”中的“高楼”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孤独与思乡
C. 权力
D. 美丽
诗人对故人的思念是通过哪个意象表现的?
A. 春水
B. 暮云
C. 瘴疠
D. 高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的解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陆游的这首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