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剔银灯 题袁子才先生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顾纫秋夫人摹本》

时间: 2025-07-27 08:20:29

诗句

胜绝湖山佳处。

来作吟坛盟主。

夜月红楼,春风绛帐,粲粲琼瑶仙侣。

娉婷细数。

刚好似、琴徽筝柱。

韵事争摹画谱。

裙屐依然风度。

蒲褐诗禅,芸幐妇学,解道浮名都误。

前尘电露。

吾自赏、传神毫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20:29

原文展示:

胜绝湖山佳处。来作吟坛盟主。夜月红楼,春风绛帐,粲粲琼瑶仙侣。娉婷细数。刚好似琴徽筝柱。韵事争摹画谱。裙屐依然风度。蒲褐诗禅,芸幐妇学,解道浮名都误。前尘电露。吾自赏传神毫素。

白话文翻译:

这地方真是风景绝佳。来这里做吟咏的盟主。夜晚的明月照耀着红色的楼阁,春风吹拂着绛色的帐篷,璀璨的琼瑶如同仙侣。她们的身姿婀娜,真好似琴的音符和筝的柱子。韵事争相描摹在画谱中。她们的裙屐依旧保持着优雅的风度。用蒲褐色的诗禅,和芸幐的妇学,真是解道的浮名都误了。往昔的电光如露水般消逝。我只自赏那传神的笔墨。

注释:

  • 胜绝:形容地方非常优美,胜过绝世之地。
  • 吟坛盟主:指在吟诗的场所中成为主导者或领袖。
  • 琼瑶:指美玉,形容如瑶池仙子般的美丽。
  • 娉婷:形容女子身姿柔美。
  • 裙屐:指裙子和鞋子,形容女性的装扮。
  • 蒲褐:一种颜色,指淡褐色。
  • 芸幐:指一种草本植物,这里用作女性的象征。
  • 电露:比喻往昔的美好如电光般转瞬即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芬,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她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赵芬对袁子才先生及其弟子们的赞美之际,表达了她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对友人才华的钦佩。诗中的“湖楼”暗示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体现了文人雅士的气度。

诗歌鉴赏:

赵芬的《剔银灯》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诗中展示的湖山风景和吟咏场景,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诗的开头“胜绝湖山佳处”,直接引入了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优雅宁静的氛围,令人心驰神往。接下来的“夜月红楼,春风绛帐”,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充满灵动与诗意的夜晚,月光照耀下的红楼和春风拂动的绛帐,仿佛在诉说着悠远的故事。

在表达对女性的赞美时,赵芬用“娉婷细数”描写了女子的优雅与美丽,仿佛她们的身姿如同琴徽和筝柱般动人,突显了女性的艺术气质和文化底蕴。“裙屐依然风度”则是对这些女子风度翩翩的称赞,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自信。

后半部分的“蒲褐诗禅,芸幐妇学”,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与传统角色。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社会浮名对个人追求的误导,表现出一种对真实自我和内在修养的追求,展现了她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女性地位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文化与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胜绝湖山佳处:开篇即以绝美的湖山风景引入,强调自然之美。
  2. 来作吟坛盟主:表明在此地吟咏诗词,成为主导者,体现文人气质。
  3. 夜月红楼,春风绛帐:描绘夜晚与春天的景象,增添诗意。
  4. 粲粲琼瑶仙侣:比喻女子如美玉般闪耀,展现她们的美丽。
  5. 娉婷细数:细致描绘女子的优雅身姿。
  6. 刚好似琴徽筝柱:用音乐意象比喻女子的优雅,形成动静结合。
  7. 韵事争摹画谱:形容诗词韵事如画谱般生动。
  8. 裙屐依然风度:强调女子的优雅与风度。
  9. 蒲褐诗禅,芸幐妇学:反映传统文化与女性角色,表现思考。
  10. 解道浮名都误:指出社会浮名的误导,强调真实自我。
  11. 前尘电露:往昔如电光般转瞬即逝,感慨时光流逝。
  12. 吾自赏传神毫素:自赏笔墨,表现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琼瑶仙侣”形容女子的美丽。
  • 对仗:如“夜月红楼,春风绛帐”,形成和谐的音节。
  • 排比:如“裙屐依然风度”,增强语气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自然、女性优雅以及追求真实自我与内在修养的向往,展示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山:自然美景的象征,代表宁静与优雅。
  • 夜月:象征浪漫与灵动的氛围。
  • 红楼:人文环境的象征,代表文化与艺术的交融。
  • 琼瑶:美好的象征,反映价值与美的追求。
  • 裙屐:女性身份与优雅的象征,表现文化层次与审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胜绝湖山佳处”意指: A. 这地方很美
    B. 这地方很遥远
    C. 这地方很嘈杂
    D. 这地方很危险

  2. “夜月红楼,春风绛帐”描绘的是: A. 白天的场景
    B. 夜晚的美景
    C. 乡村的风光
    D. 战场的惨烈

  3. “蒲褐诗禅,芸幐妇学”主要反映: A. 男性文化
    B. 女性角色与社会期待
    C. 战争的悲惨
    D. 经济的繁荣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女性的细腻感情与生活。
  • 杜甫《春望》:反映对自然与社会的思考,虽主题不同,但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诗文赏析》
  • 《女性与诗:清代女性诗人的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立春大雪,招亲友共春盘,坐上作 次韵子文雨後思归 白云峡 和马少伊韻 春後微雪一宿而晴 朝中措 乙巳十月朔开炉三首 其一 晓起信笔 偶题 习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移目 面字旁的字 话里有刺 夜不闭户 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见鞍思马 千古绝调 殳字旁的字 稀稀 青字旁的字 懿恭 月堀 相形见拙 资说 反文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包含境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