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4:2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4:22:49
车声马声。魂惊梦惊。危楼灯火凄清。近三更四更。怀人恨萦。思亲涕零。披衣盻到天明。又鸡鸣剑鸣。
马车声、马蹄声交错,惊扰了我的梦境。我在高楼上,灯火凄清,心中满是思念。此时已近三更四更,心中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怨恨萦绕不去,泪水夺眶而出。我披衣静待天明,直到又听到鸡鸣和剑鸣的声响。
作者介绍: 刘鹏年(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字维新,号逸人。生活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融,具有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醉太平》是刘鹏年在申江医院养病时所作,反映了他在疾病与孤独中对亲人思念的深切感受。作品成形于社会动荡的时代,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思乡情怀交织,展现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
《醉太平》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夜晚的孤独和对故人深切的思念。首句“车声马声”以声响引入,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动感但又令人不安的夜晚场景。随后的“魂惊梦惊”则传达了因外界干扰而导致的内心不宁。这种情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深,诗人对亲人的思念愈发显得沉重,形成了“怀人恨萦”的复杂情感。
在形式上,诗的韵律和节奏感也恰到好处,三四句的“近三更四更”与“思亲涕零”通过对仗的方式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同时也映衬出诗人的心境。最后一句“又鸡鸣剑鸣”既是对新一天的迎接,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暗示,武器的鸣响仿佛在提醒着人们战争与动荡的现实。
整首诗在情感上饱满而深刻,既有对亲情的思念,又有对时局的无奈,展示了诗人作为一个个体在历史波涛中苦苦挣扎的心路历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传达出在动荡时代个体的孤独与渴望。通过对夜晚的描写,展现了人内心深处的脆弱与挣扎,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车声马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思亲涕零”中“涕”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