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0:41
《探春慢》
寄戚五云。书之,几脱腕也
列屋烘炉,深门响竹,催残客里时序。
投老情怀,薄游滋味,消得几多凄楚。
听雁听风雨,更听过数声柔橹。
暗将一点心,试托醉乡分付。
借问西楼在否。休忘了盈盈,端正窥户。
铁马春冰,柳蛾晴雪,次第满城箫鼓。
闲见谁家月,浑不记旧游何处。
伴我微吟,恰有梅花一树。
我给戚五云写信,写着写着,几乎要脱掉手腕上的手镯。
屋里烘炉取暖,深门外竹子声响,催促着客人们离开的时间。
我对老年的情怀,薄薄的游玩滋味,消磨了多少凄楚的感伤。
听着雁声和风雨,更听到几声轻柔的橹声。
暗暗将一点心情,试着托付给醉乡。
想问西楼是否还在,别忘了盈盈的身影,端正地窥视窗户。
铁马踏春的冰雪,柳芽如蛾般娇嫩,满城的箫鼓声依次响起。
随意看到哪家月亮,却完全不记得旧游的地方。
伴我低声吟唱,恰好有一树梅花。
张炎,字光庭,号淳甫,宋代词人,生于北宋末年,生活于南宋时期。他以词名世,风格清新,情感细腻,常描绘春秋景色和人情世态。
《探春慢》创作于张炎晚年,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旧友的思念。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旧游的回忆,表现了身处繁华却内心孤独的复杂情感。
张炎的《探春慢》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感伤的词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全词在结构上较为松散,但情感却极为真挚。开篇以寄信为引,展现出一种随意却又深沉的情感,似乎在诉说着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随着词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一个充满春色的场景,屋内的烘炉、竹声的回响,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词中对“投老情怀”的感慨,透露出一种对年华流逝的无奈。尤其是“消得几多凄楚”,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
接下来的“听雁听风雨”则是一种感性的寄托,借助自然界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现出诗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最后的“伴我微吟,恰有梅花一树”,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更是对岁月的沉思,梅花象征着坚韧与孤独,恰如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整首词在意象的使用上,张炎巧妙地结合了春天的美景与个人情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既有外在的春色,也有内心的凄楚,展现了宋代词人的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向往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探春慢》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词中提到的“盈盈”形容的是?
“铁马春冰”中的“铁马”象征什么?
《探春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旧情的追忆,但张炎的作品更倾向于表达孤独与思考,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和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