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0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02:57
鹧鸪天 春草
作者: 周贻繁 〔清代〕
几处春泥衬落英。
才过寒食又清明。
调青细雨霏霏湿,
帖翠微风剪剪生。
邀翠幰,拂红缨。
短长亭外暮烟轻。
萋萋会得东风意,
不道王孙有别情。
几处春泥衬托着落花。
刚过寒食节又到了清明。
细细的春雨轻轻湿润着万物,
翠绿的微风轻柔地吹拂着生机。
邀请着翠绿的丝带,拂动着红色的缨带。
短暂与长久的亭子外,薄薄的烟雾轻轻弥漫。
茂盛的草木似乎感受到了东风的情意,
却不知王孙却有着不同的情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贻繁(约1610年-约1690年),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鹧鸪天 春草》创作于清代春季,时值寒食与清明交替之际,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情感。
这首《鹧鸪天 春草》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隐含着对离别的感慨。开篇通过“春泥衬落英”将春天的气息与落花的美丽结合,展现出春天的短暂与生命的脆弱。接着,诗人描绘了春雨轻柔地滋润着万物,而微风则带来新的生命力,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生动的春日氛围。
在邀请“翠幰”和“红缨”的意象中,诗人似乎在呼唤春天的美好与生机,但随后又在短长亭外的描绘中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最后一联,茂盛的草木感受到春风的情意,却暗示着王孙的别情,令人倍感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离别的惋惜与对春天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表现出生命的脆弱与离别的惆怅,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离别的感叹,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春泥”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寒食”和“清明”分别指什么?
“萋萋会得东风意”中“东风”有什么象征意义?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