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2:05
法轮初转,慧风生陡觉清凉无极。皓色凝空嘉气会,豁荡尘烦胸臆。五贼奔亡,三尸逃遁,表里无踪迹。神思安泰,湛然不动戈戟。信步紫陌红尘,饥餐渴饮,度日随缘觅。物外闲中天地宝,时复玎珰敲击。后约参师,前程归路,自有真消息。鹤书来召,坐升云汉游历。
法轮刚开始转动,智慧的风让人感到清凉无比。皎洁的光辉凝聚在空中,吉祥的气息聚集,内心的烦恼都消散了。贪欲、愤怒等五种烦恼已然消失,三尸之神也逃离了,内外都无迹可寻。心神安宁,静如磐石。漫步于繁华的红尘之中,饥饿时吃饭,口渴时饮水,随缘度日,寻找生活的意义。闲适的状态中,天地的宝藏时常显现,偶尔听到美妙的声响。后面有约定要去拜师,前方的归路,自会有真实的信息传来。鹤信书的召唤,让我坐上云朵,遨游天际。
作者介绍:丘处机(1148年-1227年),元代道士、诗人,著名的全真教徒。其诗风以清新、高远、清淡著称,反映了他对道教哲学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丘处机修道的阶段,表达了他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道思想的重视,以及个体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寻求自我与真理的心路历程。
丘处机的《无俗念 性通》是一首深刻的哲理诗,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内心的宁静。诗中通过“法轮初转”、“慧风生”等意象,展示了内心智慧的觉醒与清凉。接着提到“五贼奔亡,三尸逃遁”,这两句揭示了他对烦恼的看破与超越,强调了修道者应当如何在内心修炼中消除贪念、愤怒等烦恼,达到一种内外无踪的境界。
作者在接下来的句子里描绘了自己在繁华世界中游历的状态,强调了随缘而生活的态度。在“物外闲中天地宝”一句中,丘处机提醒我们,真正的宝藏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而非外在的物质。最后,他以“鹤书来召,坐升云汉游历”作为结尾,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展示了他与高人指引的联系,以及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道教理念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作者的哲学思考和人生观,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超越世俗的烦恼,追求内心的清净与智慧。丘处机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引导读者认识到,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随缘态度。
诗词测试:
“法轮初转”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开始
b. 智慧的开启
c. 世俗的烦恼
“五贼”指的是哪五种烦恼?
a. 贪、嗔、痴、慢、疑
b. 忍、怒、喜、悲、恐
c. 生、老、病、死、愁
诗中提到的“信步紫陌红尘”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逃避现实
b. 随缘生活
c. 努力奋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将丘处机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进行对比,前者强调内心的平和与智慧,后者则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避世之地。二者都反映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但表达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