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9:4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9:49:40
凯之半痴黠,我来痴更深。
手除一抔土,坐待千亩阴。
三年客东都,高山但鸣琴。
归来见此君,挺挺环苍琛。
居然觉影秽,鬓白况已森。
浮生关朝市,渠用多赢金。
无烦北山移,自濯尘土襟。
藏树独箕踞,清流恣窥临。
蝶游入窈窕,蛇捕寻崎嵌。
鞭鸾叩门谁,乱我风竹音。
能回折腰态,来和支颐吟。
妙香壑源,慰子千古心。
霜天丽初日,石壁乾馀霖。
相携步林杪,烟中见孤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中提到,虽然有些人聪明而狡黠,但我却更加痴迷。手里拿着一把土,静静等待着千亩的阴凉。三年在东都漂泊,高山上只听到琴声。归来见到这位朋友,气宇轩昂如同环绕的宝石。心里却觉得身影不洁,白发愈加稀疏。浮生在朝市间,何必为了多赚金钱而烦恼。北山的移位并不重要,我只想洗净尘土,保持清白的襟怀。藏在树下独自坐着,清流随意流淌。蝴蝶在幽深的花丛中翩翩起舞,蛇在崎岖的地方寻找食物。敲门的是谁呢?打乱了我与竹林间的悠然之音。能否回过头来,以温柔的姿态来和我一起吟唱?那幽香的山谷,安慰了你千古以来的心灵。霜天的初日照耀着,石壁上仍有余温。我们相携在林间漫步,烟雾中隐约可见孤立的山岑。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风光和隐逸生活。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这首诗作于李弥逊归乡后,表现了他在东都生活的感受以及对故乡自然的热爱。诗中反映出他对浮华生活的反思和选择隐逸的决心。
《西山林尉韵》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在开篇便以“凯之半痴黠,我来痴更深”引入,表现了对自己内心痴迷的认可,反映出一种对智慧与愚钝的思考。他不拘泥于世俗的聪明,而是选择了更深层次的痴迷。接着,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尤其是对山林幽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他对浮华生活的厌倦。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清流”、“蝴蝶”、“蛇”等,构建了一个生动的自然世界。在这片自然中,诗人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最后,结尾部分“霜天丽初日,石壁乾馀霖”则点出了一种孤独的美,诗人和友人相携漫步在烟雾缭绕的森林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歌围绕自然与世俗的对比,最终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浮生关朝市”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清流”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