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同郑子勉陈玉笥登郡南楼饮玉笥斋 其一》

时间: 2025-05-12 11:14:00

诗句

又是重阳日,登楼望落霞。

与君呼绿酒,犹未见黄花。

霜气分梧叶,砧声聚水涯。

一时知己在,何事惜年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1:14:00

原文展示:

又是重阳日,登楼望落霞。
与君呼绿酒,犹未见黄花。
霜气分梧叶,砧声聚水涯。
一时知己在,何事惜年华。

白话文翻译:

又到了重阳节,我登上楼台远望落日的余晖。
与朋友共饮绿酒,却仍未见到那金黄的菊花。
寒霜已将梧桐叶分开,砧声在水边响起。
此刻有知己在身边,何必为光阴流逝而感到惋惜?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阳日:农历九月初九,传统节日,亦称“重九节”。
  • 绿酒:指清酒,古时多以绿酒相称。
  • 黄花:指菊花,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 霜气:指秋天的寒霜。
  • 砧声:砧板上捣衣物或加工食物的声音。

典故解析:

  • 重阳节:象征长寿,古时人们在这一天饮酒、登高、赏菊,以求吉祥。
  • 知己: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强调友情的重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申涵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留有诗作数首,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受到后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重阳节,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饮的情景,以及对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愉悦与感慨。开篇“又是重阳日”,唤起了读者对节日的期待,搭配“登楼望落霞”,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秋日黄昏图景,充满了诗意。诗人和友人共饮“绿酒”,但却没有见到“黄花”,这既是对重阳习俗的指引,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接着“霜气分梧叶”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给人以清冷的感觉,而“砧声聚水涯”则增添了一种生活气息,仿佛听得见水边的生活音响。

最后两句“一时知己在,何事惜年华”,为整首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在这段美好的时光里,无需忧虑岁月的流逝,珍惜眼前的相聚才是最重要的。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又是重阳日:提醒读者重阳节的到来。
  • 登楼望落霞: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构建了诗的空间感。
  • 与君呼绿酒:表达了与友人共饮的欢乐。
  • 犹未见黄花:点出诗人心中对重阳习俗的期待。
  • 霜气分梧叶:描绘了秋季的寒意,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
  • 砧声聚水涯:生活的气息,增添了人间烟火的温暖。
  • 一时知己在:强调友谊的重要性,瞬间的珍贵。
  • 何事惜年华:呼应主题,强调珍惜当下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绿酒”与友情相联系。
  • 对仗:如“霜气分梧叶,砧声聚水涯”,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接受,强调在美好时光中珍惜与知己的相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日:象征长寿与团聚。
  • 落霞:代表美好的时光。
  • 黄花:象征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 霜气:象征秋意与时间的流逝。
  • 砧声:代表生活的琐碎与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是哪一天?

    • A. 八月初八
    • B. 九月初九
    • C. 十月初十
  2. 诗中的“黄花”指的是什么?

    • A. 玫瑰
    • B. 菊花
    • C. 桃花
  3. 诗中提到的“知己”是指什么?

    • A. 朋友
    • B. 家人
    • C. 同事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申涵煜的作品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者均探讨了重阳节的情感,但申涵煜更侧重于与友人的相聚,而王维则表现了对兄弟的思念与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文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浦江钱氏山居 其二 宿浦江钱氏山居 柬叶汇 征妇词 登凤凰台怀孙伯融 秋树 归耕叟 郡斋秋日 秋日忆故园 清风亭对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显亲扬名 见字旁的字 藿食 辞翰 包含繇的词语有哪些 大肠杆菌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立刀旁的字 海沸山裂 不分青红皂白 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昏虫 失措 風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朝穿暮塞 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