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3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32:20
樗庵采荔二绝
村叟相持捋白髭,
羡侬健似去年时。
野儒枯槁无师授,
传得单方服荔枝。
村里的老头儿一边抓着白胡子,一边羡慕我身体健康,像去年一样。
这位乡间的读书人憔悴得没有老师教导,只是传说中得到单方吃荔枝。
刘克庄(1187-1269),字梦得,号樗庵,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的观察而闻名。刘克庄曾经担任过地方官职,生活经历丰富,诗作中常流露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诗作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困苦。作者通过描写乡村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对健康、长寿的向往,以及对平凡生活的珍视。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村庄的生活场景。开头两句,通过“村叟”和“侬”的对话,展现了乡村老人的憨厚与对年轻人的羡慕。老人的白发与健康的年轻人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接着,诗人引入“野儒”,与之前的村叟形成对比,展示出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野儒的“枯槁”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无奈与困境,虽然在知识上有追求,但却因缺乏教导而感到无助,生活的窘迫与理想的落差在此刻交织。
最后两句提到“单方服荔枝”,这里的荔枝象征着健康与活力,反映了人们对身体健康的追求。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既是对健康长寿的期盼,也是对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同层面人群的同情与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比,表现了健康与生活状态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无论社会地位如何,人们在面对生活时的共同追求——健康和幸福。
诗中“村叟”指的是:
A. 年轻人
B. 村里的老人
C. 读书人
D. 游子
诗中提到的“荔枝”象征着:
A. 知识
B. 财富
C. 健康
D. 幸福
“野儒枯槁无师授”表达了:
A. 读书人的自信
B. 读书人的无奈
C. 读书人的成功
D. 读书人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