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岐下闻杜鹃》

时间: 2025-04-26 18:37:59

诗句

化去蛮乡北,飞来渭水西。

为多亡国恨,不忍故山啼。

怨已惊秦凤,灵应识汉鸡。

数声烟漠漠,馀思草萋萋。

楼迥波无际,林昏日又低。

如何不肠断,家近五云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7:59

原文展示

岐下闻杜鹃
作者: 吴融 〔唐代〕

化去蛮乡北,飞来渭水西。
为多亡国恨,不忍故山啼。
怨已惊秦凤,灵应识汉鸡。
数声烟漠漠,馀思草萋萋。
楼迥波无际,林昏日又低。
如何不肠断,家近五云溪。

白话文翻译

化去蛮乡北方,飞来渭水西边。
因为多了亡国的怨恨,不忍心在故乡啼叫。
怨恨已经惊动了秦凤,灵魂应该识得汉鸡。
几声杜鹃在烟雾中隐隐传来,余下的思念如草般萋萋。
高楼耸立,波澜无际,树林昏暗,太阳又要落下。
怎能不令人肠断,家就近在五云溪旁。

注释

  • 蛮乡:指偏远的蛮族地区。
  • 渭水:指渭河,流经陕西省,历史悠久。
  • 亡国恨:指对于故国沦陷的痛苦和愤懑。
  • 秦凤、汉鸡:秦朝的凤鸟和汉朝的鸡,象征着不同的历史朝代。
  • 烟漠漠:形容远处的烟雾模糊不清。
  • 草萋萋:形容草木繁茂,也可引申为思念之深。
  • 五云溪: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带有浓厚的乡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融,唐代诗人,字子期,号梅溪,生于今陕西,居于长安。以风格清新、语言优美见长,擅长咏物抒怀,作品多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作者身处故国沦陷,内心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通过杜鹃的哀鸣,表达了对家国的忧伤与对历史的无奈。

诗歌鉴赏

《岐下闻杜鹃》是吴融的一首情感深邃的诗作。诗中,杜鹃的鸣叫成为了悲伤的象征,传递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历史的反思。开篇“化去蛮乡北,飞来渭水西”,诗人将地理位置与心灵感受结合,展现了他在北方的蛮乡与西边的渭水之间流动的心情。接着,通过“为多亡国恨,不忍故山啼”,诗人深刻揭示了亡国的痛苦,似乎连杜鹃的啼叫也成为了他心中难以忍受的悲哀。

“怨已惊秦凤,灵应识汉鸡”,诗人运用历史的典故,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在时间的长河中,秦与汉的更迭犹如人生的悲欢离合,令人唏嘘。接下来的描写“数声烟漠漠,馀思草萋萋”,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扩展,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深切的氛围。最后,诗人以“如何不肠断,家近五云溪”收尾,感情达到高潮,表达了对家乡的无尽思念和对家国沦陷的无奈与痛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反映了人们在历史变迁中的无奈与失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化去蛮乡北:诗人身处北方蛮乡,表达出对故国的流亡感。
  2. 飞来渭水西:渭水在西,暗示诗人心境的流动和归属的渴望。
  3. 为多亡国恨:因国破而生的悲愤,表现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4. 不忍故山啼:对故乡的痛苦不忍去听,展示了深切的忧伤。
  5. 怨已惊秦凤:古代秦朝的象征,表达对历史的感叹。
  6. 灵应识汉鸡:汉朝的象征,暗示历史的轮回与无奈。
  7. 数声烟漠漠:杜鹃的叫声在烟雾中若隐若现,象征思念的模糊。
  8. 馀思草萋萋:思念如草一般繁茂,延展出深情与怀旧。
  9. 楼迥波无际:高楼与波浪结合,象征无边的寂寞。
  10. 林昏日又低: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心情的沉重。
  11. 如何不肠断:感情的极致,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12. 家近五云溪:离家不远,却心生惆怅,形成强烈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杜鹃鸣叫成为思乡的象征,传达深情。
  • 拟人:声音与灵魂之间的交互,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运用对仗手法增强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与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反映出作者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人生苦短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杜鹃:象征思念与悲伤,常在古诗中承载着离别之情。
  2. 渭水:历史与文化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对故土的依恋。
  3. 草萋萋:象征繁茂的思念,表达出情感的丰富与深刻。
  4. 高楼:象征孤独与寂寞,反衬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蛮乡”是指哪个方向?

    • A. 南方
    • B. 北方
    • C. 东方
    • D. 西方
  2. 填空题:诗人通过____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秦凤”与“汉鸡”代表了历史的兴亡。(对/错)

答案

  1. B
  2. 杜鹃的鸣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表达对国破家亡的感慨。
  • 《黄鹤楼》:崔颢,表现对故土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吴融的《岐下闻杜鹃》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家国的忧伤,但吴融更多侧重于个人的情感,而杜甫则更具历史的沉重感。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与历史背景的描绘上形成鲜明对比。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七十八咏六言十首 挽吴君谋少卿二首 杂咏一百首 其四十八 卢杞 戊午生朝和居厚弟五绝 和赵广文韵 和长溪叶潘投赠韵 刘玄德 哭林山人 离郡五绝 其二 杂咏一百首 其二十六 龚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雀鼠 荣命 水远山长 馬字旁的字 包含狼的成语 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醴液 杵臼之交 包含示的成语 毛字旁的字 繁称博引 跨带 草字头的字 前目后凡 躲躲闪闪 齒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隅结尾的成语 蜀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