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1:0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1:06:27
春夜独坐
作者:王恽 〔元代〕
读书声歇烛华残,
润入琴弦觉夜寒。
寂寞小窗云影薄,
隔帘梧叶雨声乾。
夜深人静,读书的声音停止了,蜡烛的光芒也逐渐暗淡。微风拂过琴弦,让我感受到夜的寒意。小窗外寂寞的云影轻盈如薄纱,窗帘隔着外面的梧桐叶,传来雨声,干脆利落。
本诗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内心感受。古人常以自然之声来映衬人的情感,诗中“雨声乾”可与古诗词中常见的“雨声”意象相联系。
作者介绍:王恽,元代诗人,生于元代中期,性情孤傲,才华横溢,尤以诗歌见长。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融合,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春夜,暗示诗人孤独而又沉静的内心状态,反映了元代社会动荡下文人相对孤独的处境,以及对知识与艺术的追求。
《春夜独坐》是王恽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展现内心情感的一首诗。诗的开头“读书声歇烛华残”,便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读书的声音停止,蜡烛的光芒逐渐暗淡,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诗人沉浸在自己思考的世界里。接着“润入琴弦觉夜寒”,微风轻拂琴弦,夜晚的寒意渐渐侵袭,诗人借此感受表达了心境的孤寂与清冷。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寂寞小窗云影薄”和“隔帘梧叶雨声乾”进一步描绘了外部环境。小窗外的云影轻薄,透出一丝幽静,而窗帘隔开了外面的雨声,形成了一种内外隔绝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感受。整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深沉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绘春夜的静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了知识与艺术在孤寂中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诗中“读书声歇”意指什么?
A. 读书的声音很响
B. 读书的声音停止了
C. 读书的人很多
“烛华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寂静
C. 脆弱
诗中提到的雨声给人怎样的感觉?
A. 喧闹
B. 清脆
C. 沉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