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2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25:07
我年十八九,壮气起胸中。
作书献云阙,辞家逐秋蓬。
岁时易迁次,身命多厄穷。
一名虽云就,片禄不足充。
今者复何事,卑栖寄徐戎。
萧条资用尽,濩落门巷空。
朝眠未能起,远怀方郁悰。
击门者谁子,问言乃吾宗。
自云有奇术,探妙知天工。
既往怅何及,将来喜还通。
期我语非佞,当为佐时雍。
我年十八九,胸中充满壮志。
写信献给朝廷,却辞去家乡,追逐秋风。
岁月流转,生活艰难,命运多舛。
即使名声在外,微薄的俸禄也无法维持生活。
如今又为何事,卑微地寄居于徐州。
生活困顿,家中萧条,街巷冷清。
早晨睡觉未能起床,心中远思愁苦。
敲门的谁是,问询后竟是我族之人。
他自称有奇特的技艺,能探知天工之妙。
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未来的喜悦尚可期盼。
希望我的话不是阿谀奉承,能够助于时局的安定。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歌和散文均有很高的成就,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著称。
此诗写于韩愈早年,正值生活困顿时期,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感慨及对未来的期待。
《赠徐州族侄》是韩愈在生活困境中写给族侄的一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深思与对未来的期许。诗的开头以“我年十八九”引出自己年轻时的壮志,接着通过“作书献云阙”表明了他对仕途的渴望和对家乡的眷恋。然而,接下来的诗句却展现了他艰难的生活状态,尤其是“萧条资用尽,濩落门巷空”,描绘出一种萧条无助的场景,给人以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奈感。
诗中通过与族侄的相遇,展现了亲情的温暖和对未来的希望。尤其是“既往怅何及,将来喜还通”,表达了对过往无法挽回的无奈,而对未来的期待则让人感受到一丝光明。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生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希冀,展现了韩愈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既有对困境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和对亲情的珍视。通过与族侄的交流,传达了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时代的关怀。
韩愈在这首诗中提到的“壮气”指的是什么?
A. 年轻的理想
B. 老年的回忆
C. 家乡的情感
D. 对未来的恐惧
诗中提到的“卑栖寄徐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家乡的留恋
B. 对生活困境的无奈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亲情的珍视
诗中“既往怅何及,将来喜还通”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A. 对过去的懊悔与不甘
B. 对未来的乐观与期待
C. 对现状的满足与安逸
D. 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