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江际》

时间: 2025-05-24 08:44:20

诗句

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

那堪流落逢摇落,

可得潸然是偶然。

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

兵车未息年华促,早晚闲吟向浐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8:44:20

原文展示:

杳杳渔舟破暝烟,
疏疏芦苇旧江天。
那堪流落逢摇落,可得潸然是偶然。
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
兵车未息年华促,早晚闲吟向浐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夜色中渔舟的迷离景象,稀疏的芦苇映衬着古老的江天。面对人生的无常与流逝,诗人感到无奈与伤感。白色的波涛淹没了栖息的白鹭,树林中的黄叶为即将结束的蝉鸣送行。战争的车马未曾停息,时光匆匆,诗人只能在闲暇时吟咏向浐川。

注释:

  • 杳杳:形容幽暗、深远的样子。
  • 渔舟:指捕鱼的小船。
  • 破暝烟:在黑暗的烟雾中穿行。
  • 疏疏:稀疏的样子。
  • 流落:漂泊、流离。
  • 潸然:流泪的样子,表示悲伤。
  • 万顷:形容水面广阔的样子。
  • 白波:白色的波浪。
  • :迷失、模糊。
  • 宿鹭:栖息的白鹭。
  • 黄叶:秋天落下的黄叶。
  • 残蝉:已接近结束鸣叫的蝉。
  • 兵车未息:战争的车辆仍然在行驶。
  • 年华促:时光短暂、匆忙。
  • 闲吟:在闲暇时吟唱。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兵车未息”反映了唐代战乱频繁的社会背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人生无常和时代变迁的感慨。“潸然”一词常用来形容因感伤而流泪,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谷,字希逸,号青丘,唐代诗人,生于晚唐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自然,受到后世的推崇。郑谷的诗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融入个人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江际》写于诗人经历战乱与动荡的时期,反映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沉思与感慨。诗中表现了对人生短暂、流逝无常的深刻理解,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郑谷的《江际》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江边夜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首句“杳杳渔舟破暝烟”生动地勾勒出渔舟在夜雾中的孤独感,渔舟的遥远与夜色的幽暗形成鲜明对比,渔舟仿佛是流浪在无尽的黑暗中,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接下来的“疏疏芦苇旧江天”则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稀疏的芦苇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过往的回忆。

“那堪流落逢摇落,可得潸然是偶然。”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无奈感,流落与摇落是对生命无常的直观反映,诗人对这种偶然的感慨使整首诗增添了一层伤感的情绪。接下来的“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悟。白色的波涛和黄叶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无情。

最后两句“兵车未息年华促,早晚闲吟向浐川”则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结合,表达了诗人在战争纷扰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对时光、对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探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杳杳渔舟破暝烟:渔舟在深沉的夜色和烟雾中行驶,渔舟的孤独与迷茫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2. 疏疏芦苇旧江天:稀疏的芦苇映衬着古老的江天,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模糊。
  3. 那堪流落逢摇落:流落与摇落,指人生的无常和遭遇的偶然,表达了诗人对无奈的感叹。
  4. 可得潸然是偶然:流泪的情感与偶然的命运交织,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不确定。
  5. 万顷白波迷宿鹭:广阔的白波迷失了栖息的白鹭,象征着对家园的失落。
  6. 一林黄叶送残蝉:黄叶与残蝉共同营造出秋天的萧瑟,表现了生命的凋零。
  7. 兵车未息年华促:战争仍在继续,时间却匆匆流逝,突出了时代的紧迫感。
  8. 早晚闲吟向浐川:在忙碌与战争之余,诗人向往着平静的浐川,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以“白波”、“黄叶”等自然元素比喻人生的无常与流逝。
  • 拟人:如“宿鹭”与“残蝉”,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具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考,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它既反映了个体生命的脆弱,也揭示了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渔舟:象征孤独与漂泊,代表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 芦苇:象征生命的脆弱,反映了时间的流逝。
  • 白波:象征着无情的岁月与人生的迷茫。
  • 黄叶:象征衰老与生命的终结,传达出凋零的感伤。
  • 宿鹭:象征着安宁与归属,反映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杳杳渔舟”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快乐
    • C. 激昂
  2. “万顷白波迷宿鹭”中的“白波”象征着什么?

    • A. 宁静
    • B. 无情的岁月
    • C. 美好回忆
  3. 诗人提到的“兵车未息”反映了哪个时期的社会背景?

    • A. 和平时期
    • B. 战争时期
    • C. 太平盛世

答案:

  1. A. 孤独
  2. B. 无情的岁月
  3. B. 战争时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郑谷的《江际》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郑谷更侧重于自然景物与内心感悟的结合,王维则更多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哲理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苦寒行三首 其三 放歌行 塘上行 铜雀妓 短歌行 明妃引 公无渡河 招商歌 琳池歌 关山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百足之虫,至断不僵 掠杀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新硎初发 马入华山 穷波讨源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匕字旁的字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黄字旁的字 相对论 瓜字旁的字 包含讳的成语 重帘 赔了夫人又折兵 皿字底的字 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饿老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