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9:24
轮囷卧霜露,秋晓摘初归。自笑诗人骨,何由似尔肥。
在霜露覆盖的秋天,圆润的瓠子在晨曦中被我摘回家。我自嘲身为诗人,怎么能像你们一样丰腴呢?
高启(高启,公元 1336—1374),字士和,号扶风,明代初期著名的诗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元末明初的社会变革时期,诗风受到传统唐诗的影响,追求清新、质朴的风格。他的诗作以风趣、幽默著称,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观察。
《摘瓠》写于秋季,正值丰收时节,诗人通过摘瓠的场景,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慨与自嘲,反映了他对诗人身份的思考和对物质丰盈的向往。
《摘瓠》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秋晨的宁静与丰盈,诗人在摘瓠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更引发了对自身身份的思考。首句“轮囷卧霜露”,描绘了秋晨的清新气息,给人一种清冷而又丰盈的视觉感受。紧接着的“秋晓摘初归”,则传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摘取瓠子的过程,更是在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则转入自嘲,诗人以“自笑诗人骨”表达了对自身清瘦与贫乏的无奈,他认为自己作为诗人,难以像丰腴的瓠子一样享受富足的生活。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幽默,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高启通过这首诗,将自然的丰盈与个人的清贫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丰盈生活的向往与对自身清贫的自嘲,展现了在自然与人性之间的思考。
诗中“轮囷”指的是什么?
诗人自嘲的原因是什么?
“秋晓摘初归”中的“初”字有何含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