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9:14
作者: 高启 〔明代〕
不畏风霜向晚欺,
独开众卉已凋时。
地荒老圃苔三径,
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醉少,
寒香落寞蝶先知。
山翁独念同衰晚,
坐对幽轩每赋诗。
不畏惧风霜的侵袭,依旧在秋末开放,
在花木凋零的季节中独自绽放。
荒凉的老园,青苔覆盖了三条小径,
重阳节过后,细雨湿润了篱笆。
秋色苍茫,人们醉于此景的却不多,
只有寒香在寂寞中飘散,蝴蝶似乎最先感知。
老山翁独自思念着这衰老的时光,
坐在幽静的轩前,每次都吟咏诗篇。
作者介绍: 高启(1487-1535),字子衿,号惭愧山人,明代诗人,擅长山水与咏怀诗,风格清新自然。其诗在语言和意象上均有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晚秋时节,正值丰收之际,诗人面临自然的凋零与岁月的流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孤独的思索。
《晚香轩》以秋季为背景,描绘了在风霜侵袭下依然坚韧绽放的花朵,借此象征诗人对生命的坚持与对自然的感悟。诗中展现了秋天的苍茫与宁静,诗人在幽静的轩前独自吟咏,表达了对衰老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人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寂寥但充满哲思的秋日,透过文字的描绘,读者能感受到那种既孤独又深邃的情感。
诗的最后两句,山翁的思绪与诗人的吟咏彼此交融,似乎在提醒我们,面对人生的衰退与秋冬的来临,唯有诗歌能够给予人们永恒的慰藉和寄托。高启以其独特的视角,赋予了秋天更多的哲理思考,成为古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思索与对孤独的理解,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哲理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是指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寒香”落寞,蝴蝶先知,意在表达什么?
A. 香气浓烈
B. 生命的敏感
C. 秋天的美丽
D. 花的凋零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生活的乐趣
B. 对死亡的恐惧
C. 对生命和孤独的思索
D. 对美食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