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8:1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8:10:16
原文展示:
喜迁莺 芳春景,暧晴烟,乔木见莺迁。传枝偎叶语关关,飞过绮丛间锦翼鲜,金毳软,百转千娇相唤。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景色美丽,温暖的阳光和轻烟缭绕,高大的树木上可以看到黄莺迁徙。它们在枝叶间传递着关关的鸣叫声,飞过绚丽的草丛,翅膀鲜艳,羽毛柔软,百转千回地相互呼唤。清晨,透过碧纱窗,害怕听到它们的叫声,担心惊扰了温暖的鸳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文锡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和特点。这首《喜迁莺》描绘了春天黄莺迁徙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的一个清晨,诗人观察到黄莺迁徙的景象,被其美丽和生机所打动,因此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黄莺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喜迁莺》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黄莺迁徙的美丽景象。诗中“芳春景,暧晴烟”描绘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而“乔木见莺迁”则直接点出了诗的主题。黄莺在枝叶间传递着关关的鸣叫声,飞过绚丽的草丛,翅膀鲜艳,羽毛柔软,百转千回地相互呼唤,这些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黄莺的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最后,诗人通过“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表达了对黄莺鸣叫声的矛盾情感,既欣赏其美丽,又担心其打扰了温暖的鸳鸯,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韵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春天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细腻感受。通过对黄莺迁徙的美丽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芳春景,暧晴烟”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秋天的美景 B. 春天的美景 C. 夏天的美景 D. 冬天的美景
诗中“乔木见莺迁”中的“莺迁”指的是什么? A. 黄莺飞翔 B. 黄莺迁徙 C. 黄莺鸣叫 D. 黄莺栖息
诗中“传枝偎叶语关关”中的“语关关”指的是什么? A. 黄莺的鸣叫声 B. 黄莺的歌唱声 C. 黄莺的呼唤声 D. 黄莺的交谈声
诗中“碧纱窗晓怕闻声”表达了诗人对黄莺鸣叫声的什么情感? A. 喜爱 B. 厌恶 C. 矛盾 D. 无所谓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