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03
御街行 上巳
作者:王夫之 〔明代〕
迷烟迷雨教春困。不道是清明近。轻寒曾忍柳风狂,只待东君花信。红药芽娇,山丹胎小,依旧无凭准。兰亭今昔何须问。消不尽新亭恨。强将客泪付流觞,逝水难酬春怨。莺莺燕燕,花花草草,目送韶光褪。
春日的迷雾和细雨使人昏沉,谁曾想到清明节已临近。轻寒的气息中,柳枝摇曳,春风呼啸,只待春天的使者传来花信。红色的药草嫩芽娇美,山丹花的花蕾虽小,却依然没有可以依靠的信号。兰亭的今昔何必去问,过去的新亭之恨依旧挥之不去。强忍客泪,化作流觞,流逝的水难以回报春天的怨恨。莺燕飞舞,花草繁盛,只能目送年华渐渐褪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年-1692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诗人和教育家。他的诗歌继承了唐宋的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思想内涵,尤其在忧国忧民的情怀上表现突出。
创作背景:
《御街行 上巳》作于明末,正值王夫之生活的动荡时期,国家和社会的局势使他感到忧愁。这首诗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伤。
王夫之的《御街行 上巳》展示了春天的迷离和人们内心的惆怅。诗中“迷烟迷雨教春困”一句,开篇便描绘了一幅沉浸在春雨中的图景,传达出一种春日的困顿感。接着,诗人通过对东君的期待,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命力的渴望。
“红药芽娇,山丹胎小”,在描绘春天万物复苏的同时,也透出一种无奈,似乎这些美好的事物并不能给予他想要的慰藉。接下来的“兰亭今昔何须问”,则通过典故体现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又暗示着现实的无情。
“消不尽新亭恨”,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沧桑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无尽惋惜。最后,诗的结尾“目送韶光褪”以一种淡淡的伤感结束,似乎在告诫我们,时间如流水,无法挽回,唯有在回忆中追寻那些曾经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王夫之对春天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写,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情感的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迷烟迷雨教春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东君”指的是哪一位神祇?
诗中提到的“兰亭”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王夫之的《御街行 上巳》和李白的《春望》,两者都描绘春天的美景,但王夫之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尤其是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而李白则更倾向于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推荐书目:
这些书目提供了更深入的诗词分析和背景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王夫之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