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2:50
多才未许即长闲,岁月消除笔墨间。
题尽兴亡悲楚汉,阅残风物对江山。
萧斋夜雨成灰劫,绝塞春芜老闭关。
时少英雄成竖子,披图欲使泪痕斑。
我多才多艺,但还没有机会悠闲地享受生活,岁月在笔墨之间悄然流逝。
我写尽了兴亡,感叹楚汉的悲凉,目睹残破的风物,面对祖国的山河。
在萧条的书斋中,夜雨打湿了我的书卷,仿佛经历了一场灰烬的劫难。
偏僻的地方春天的草木凋零,已然闭关多年。
如今的世道,英雄少见,反而是一些无所作为的小人,翻开书卷,泪水湿透了纸张。
王畿,清代诗人,生于1640年,卒于1711年,字仲明,号月舫,晚号天如,原籍山西,后移居江苏。王畿为人性情直率,才华横溢,诗作风格清新,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
此诗写于清代中期,国家逐渐走向衰微,社会风气也日渐浮躁,诗人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当今社会的失望。
王畿的《寄顾景范用山来韵》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诗。开篇以“多才未许即长闲”引入,表达了诗人的才华与生活的无奈。诗人虽有文学才华,却未能闲适地品味生活,岁月在笔墨之间悄然流逝,这种无奈感贯穿整首诗。
接着,诗人提到“题尽兴亡悲楚汉”,通过历史的兴亡感叹当今世道的苍凉。楚汉之争代表了历史的变迁,而“阅残风物对江山”则反映出对祖国的忧虑和对过往辉煌的追忆。此时,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索愈加显现。
在描绘夜雨与闭关的意象时,诗人以“萧斋夜雨成灰劫”展现了孤独与沉重的情感,雨水打湿的不仅是书卷,更是诗人内心的忧伤。这样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苍凉的美,仿佛在述说着一个才子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最后两句“时少英雄成竖子,披图欲使泪痕斑”更是直接揭示了诗人对当下社会的失望与无奈。英雄的缺乏让人感到无力,而自己在历史与现实中的悲伤,最终化作了泪水,湿透了书卷。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清代文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与对当下社会的失望,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现了对英雄缺乏的忧虑与对历史变迁的无奈。
诗中提到“楚汉”的历史事件主要是在描述什么?
诗人对当今社会的态度是?
“披图欲使泪痕斑”中的“泪痕”象征着什么?
《登高》和《寄顾景范用山来韵》都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但杜甫的作品更加强调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而王畿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失望与对历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