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9:22
宜春道中
廖行之〔宋代〕
路转溪回几曲村,
溪头流水去浑浑。
农忙野叟朝耕陇,
蚕老人家昼掩门。
游子漫怜春色晚,
故园应想绿阴繁。
归欤屈指无多日,
夜雨团栾酒一尊。
在曲折的山路上,溪水绕过几座村庄,
溪边的流水缓缓而去,模糊而清澈。
农田里,忙碌的农人早晨在田里耕作,
而养蚕的老人家中,白天紧闭着门。
游子对这晚春的美景不禁感到怜惜,
想必故乡的绿树成荫也让他思念。
归来的日子不多了,
夜雨中,独自一人举杯畅饮,心中自有一番滋味。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农民的辛勤与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多描写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天,描绘了作者在归乡途中所见的乡村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生活的感悟。
《宜春道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诗的前四句从景入手,描绘了蜿蜒的山路、清澈的溪水和忙碌的农人,展现了田园的生机与和谐。特别是“农忙野叟朝耕陇,蚕老人家昼掩门”两句,展现了乡村劳动者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后四句则转向游子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春色的怜惜和对故乡的思念,营造出一种柔情而又淡淡的忧伤。诗的最后两句“夜雨团栾酒一尊”更是将思乡之情与饮酒的孤独感结合,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浓烈的乡愁,展现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依恋与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以春天的自然场景为背景,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蕴含着深厚的乡情与人文关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农忙野叟”在做什么?
A. 养蚕
B. 耕作
C. 休息
答案:B
“游子漫怜春色晚”中的“游子”指的是谁?
A. 农民
B. 旅人
C. 离乡的人
答案:C
诗中提到的“夜雨团栾酒一尊”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忧伤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