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0:00
细语檐禽破晓霏,竹声凉翠梦先知。
酒醒一枕红兰泪,染取蛮笺剩写诗。
幽事浅,世情稀。閒花飞尽见高枝。
一春雨横风狂过,绿遍池塘无是非。
清晨,屋檐下的鸟儿轻声呢喃,仿佛在唤醒这朦胧的晨雾;竹林中的凉风送来梦中的消息。酒醒之后,泪水沾湿了我的枕头,情感化作字句,仍在纸上书写诗篇。幽静的事情变得浅薄,世俗的情感变得稀少。闲散的花儿已经凋零,只能看到高高的树枝。一场春雨带着狂风横扫而过,池塘的绿意蔓延,无所谓是非。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情感以及自然的独特理解,并暗含对世俗纷扰的淡漠。
作者介绍:郑文焯(1640-1710),字子华,号青云,清代诗人,尤以词作闻名。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美。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清代中期,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疏离感在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反映了诗人对身世的感慨与对自然的向往。
《鹧鸪天》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象与个人的情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起首两句“细语檐禽破晓霏,竹声凉翠梦先知”,呈现出一种晨曦中的静谧景象,鸟鸣与竹声交融,仿佛在述说着一个个梦的故事。而“酒醒一枕红兰泪,染取蛮笺剩写诗”则转入个人情感的抒发,酒醒之后的泪水象征着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尽管如此,诗人依然选择用诗歌记录这些情感。后半部分的“幽事浅,世情稀”,则表达了对世俗情感的淡漠与对幽静事物的向往。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场春雨后池塘的景象,虽绿意盎然,却没有是非之争,暗示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出自然与情感的联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纷争的淡漠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诗词测试:
诗中“细语檐禽”指的是:
A. 鸟的叫声
B. 人的说话
C. 风的声音
“红兰泪”象征着:
A. 快乐
B. 愁苦
C. 幸福
本诗的主题是: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世俗的追求
C. 对个人情感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