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2:00
小重山 其二 秋千词
作者:毛奇龄
绣柱红绳曳彩云。
双双悬画板对斜曛。
风吹袜子小鸦分。
重扶下,低系水罗裙。
天际映虹纹。
抛来香带薄绕氤氲。
空园人散欲黄昏。
惊鸿堕,花落自纷纷。
在绣柱上,红绳摇曳着,仿佛彩云飘动。
双双秋千挂在斜阳下,像画板一样静静对峙。
微风吹动,轻薄的袜子随风而散。
再把秋千轻轻扶下,低低系上那水罗裙。
天边映出虹的色彩。
抛来的香带轻轻绕在氤氲的空气中。
空荡的园中,人们渐渐散去,正值黄昏。
惊鸿飞落,花瓣纷纷飘落。
作者介绍:毛奇龄(1660-1730),字绶卿,号兰亭,清代著名诗人。生于明末,长于清初,其诗风清丽脱俗,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毛奇龄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常蕴含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逐渐平息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秋千的场景,表现了对美好时光及青春逝去的感慨。秋千不仅是儿童的玩具,也是快乐和纯真的象征。
这首《小重山 其二 秋千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千的场景,融合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诗的开头通过“绣柱红绳曳彩云”勾勒出一个如梦似幻的画面,绣柱和红绳的结合,既展现了秋千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柔情。接着“风吹袜子小鸦分”,这句通过风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轻盈和动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将视线转向空园,描绘了人散欲黄昏的孤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诗中“惊鸿堕,花落自纷纷”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美好瞬间的易逝。
整首词通过对秋千的描写,探讨了青春的流转与生命的无常,充满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和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绣柱红绳”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幼稚
B. 美丽与优雅
C. 快乐
“空园人散欲黄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惊鸿堕,花落自纷纷”中的“惊鸿”比喻了什么?
A. 美丽的自然
B. 美丽的女子
C. 美好的记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