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小重山》

时间: 2025-05-10 03:27:02

诗句

世上人人做有为。

荣华并富贵,衒能为。

锦衣肉饭斗多为。

饶君会,一品又奚为。

王哲不施为。

麻衫兼纸袄,自堪为。

随缘粝食日常为。

唯长久,真外认无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27:02

原文展示

小重山
王哲 〔元代〕

世上人人做有为。
荣华并富贵,衒能为。
锦衣肉饭斗多为。
饶君会,一品又奚为。
王哲不施为。
麻衫兼纸袄,自堪为。
随缘粝食日常为。
唯长久,真外认无为。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世上,人人都想有所作为,追求荣华富贵,显摆自己的才能。
穿着华丽的衣服,享用丰盛的肉饭,拼命追求这些。
但如果你能通达,品位又何须高贵?
王哲我不求功名利禄,
只穿麻衣和纸袄,心安理得。
随缘而食,过着简单的日子。
唯有长久的安宁,才是真正的无为。

注释

  • 有为:指有所作为,追求功名利禄。
  • :炫耀,显摆。
  • 锦衣肉饭:指华丽的衣服和丰盛的饮食,象征富贵。
  • :丰富,充足。
  • :品位、地位。
  • :何,表示疑问。
  • 麻衫:用麻制成的衣服,象征简朴。
  • 纸袄:用纸做的外衣,象征寒酸。
  • 随缘:随遇而安,随顺自然。
  • 粝食:粗糙的食物,象征简朴的生活。
  • 真外认无为:真正的无为是内心的安宁,而不是外在的表现。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王哲不施为”,暗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反映了道家思想中追求内心平和的理念。王哲作为元代诗人,其作品常常表现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简单生活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哲,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下来的不多。他的作品多展现了对社会风气的思考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面对政治的无奈与个人理想的失落,王哲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歌鉴赏

王哲的《小重山》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诗中通过对“有为”的反思,揭示了人们在追求荣华富贵过程中的迷失与困惑。诗人以“锦衣肉饭”象征世俗的奢华与繁华,而“麻衫纸袄”则是对简朴生活的推崇。诗中反复强调“无为”这一主题,表达了对道家哲学的认同,倡导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

在结构上,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世俗的追求与内心的安宁相对立。最后一句“唯长久,真外认无为”更是升华了全诗,强调了真正的满足与幸福在于内心的宁静,而非外在的物质富足。整首诗不仅具有哲理思考,也带有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上人人做有为:开篇点明主题,强调当下社会人人追求成就。
  2. 荣华并富贵,衒能为:指出人们追求荣华与富贵,炫耀自己的才能。
  3. 锦衣肉饭斗多为:描绘华丽生活的追求,暗示这种追逐的激烈。
  4. 饶君会,一品又奚为:反问高贵的品位与地位是否真的重要。
  5. 王哲不施为:表达自己的选择,不追求功名利禄。
  6. 麻衫兼纸袄,自堪为:强调简朴的生活也可以心安理得。
  7. 随缘粝食日常为:提倡随遇而安,过简单的生活。
  8. 唯长久,真外认无为:总结全诗,真正的无为在于长久的内心安宁。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锦衣肉饭”与“麻衫纸袄”展现生活态度的不同。
  • 反问:用反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真实的价值观。
  • 排比:整首诗结构紧凑,层层递进,增强了论述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追求的反思,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简单生活的重要性。王哲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冷静与淡泊,倡导一种回归自然、随缘而安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锦衣:象征奢华与物质追求。
  • 肉饭:象征丰盛与世俗享受。
  • 麻衫:象征简朴、纯粹的生活态度。
  • 纸袄:象征对物质的无所依赖。
  • 粝食:象征简单、朴素的日常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哲在诗中提到的“有为”指的是什么? a) 追求功名利禄
    b) 追求内心安宁
    c) 追求艺术创作

  2. 诗中提到的“麻衫纸袄”象征什么? a) 富贵的生活
    b) 简朴的生活
    c) 追求名利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荣华富贵
    b) 反思物质追求,崇尚内心的宁静
    c) 提倡繁华的生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王哲的《小重山》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反思,而陶渊明则通过描绘田园生活展现对自然的向往与归隐的渴望。两者都体现了对繁华世界的超然态度,但王哲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无为”哲学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哲研究》
  • 《道家思想与文学对话》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高空断想 鹧鸪天 咏红梅寿守节妇 鹧鸪天 鹧鸪天二首 其一 鹧鸪天 其四 洒泪 鹧鸪天 其一 送客之金陵 鹧鸪天 辛亥九秋吴门赁庑养疴有作 鹧鸪天 鹧鸪天 夜深不寐,书此志感 鹧鸪天 其二 丙子夏旅居广州,邵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蕉鹿之梦 养温院 包含毖的词语有哪些 胜任愉快 胸中怀刀 齲字旁的字 振鹭在庭 乙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风流雅事 箜簧 台严 皮字旁的字 包含铉的词语有哪些 户字头的字 金字旁的字 桀贼 披发左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