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0:21
木兰花慢
项鸿祚 〔清代〕
橹声摇澹月,正人在,洞庭船。
望笠泽茫茫,长堤暗柳,曾住词仙。
当年俊游记否,唤银箫吹绿一江烟。
剩我诗愁万顷,片帆直上壶天。
流连玉界琼田清,露下水纹圆。
怕酒醒波还,醉魂空恋,第四桥边。
凄然五湖旧约,叹鲈乡信美尚无缘。
风外鱼灯几点,夜深凉照鸥眠。
这首词描绘了夜晚在洞庭湖上的场景,橹声轻轻摇曳着月光,正值游人乘船在湖中。远望着茫茫的水泽,长堤旁的柳树在暗淡的光影中摇曳,曾经在这里留宿过的词人如同仙人般。那年与朋友的游历是否还记得呢?银箫声中,吹动了一江的烟雾。我只剩下无尽的诗愁,孤独的帆船直向天际。流连在这美丽的琼田,露水在水面上形成圆润的波纹。怕酒醒后会回到现实,醉魂仍旧留恋着第四桥的景色。想起五湖的旧约,感叹鲈乡的美好却无缘再见。风中偶尔看到几盏鱼灯,夜深时分,微凉的月光照耀着鸥鸟安眠。
作者介绍:项鸿祚,字惕之,号梅山,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多变,情感真挚,常表达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代。诗人在洞庭湖的游历中,寄托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木兰花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过往友谊的追忆。首句“橹声摇澹月”以动静结合的手法,描摹了夜色中轻舟的安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长堤暗柳,曾住词仙”则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唤起了对历史的回忆,词人似乎在呼唤曾经的友人和美好的时光。
词中反复出现的“诗愁”表明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他在美好景色中感受到的却是深深的惆怅。“片帆直上壶天”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词人希望能够超脱尘世的羁绊,达到心灵的自由。最后,词人以“夜深凉照鸥眠”结束,给人一种清幽而又无奈的感觉,仿佛一切美好都在瞬息之间消逝,又留下难以释怀的遗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友谊和过往的追忆,表达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展现出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木兰花慢》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项鸿祚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第四桥”象征什么?
A. 友谊的美好
B. 现实的无奈
C. 理想的归宿
D. 自然的宁静
“怕酒醒波还”的意思是什么?
A. 害怕酒醉
B. 害怕清醒后失去美好
C. 害怕波浪翻涌
D. 害怕孤独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