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八月十二日夜偕客赏木犀八首》

时间: 2025-05-07 11:29:39

诗句

谢兰潘璧少年场,玉麈金罍度夜央。

老子遽能忘此兴,且容投杖唤胡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1:29:39

八月十二日夜偕客赏木犀八首

作者: 陈造 〔宋代〕

原文展示:

谢兰潘璧少年场,玉麈金罍度夜央。老子遽能忘此兴,且容投杖唤胡床。

白话文翻译:

在谢兰和潘璧的宴会上,少年们高歌欢笑,饮着美酒度过这夜晚。我老了,却依然能忘却这些欢愉,允许我暂时放下手杖,叫来胡床坐下。

注释:

  • 谢兰:指的是一种香草,常用来比喻清香或美好的人。
  • 潘璧:可能指的是美玉,象征珍贵与雅致。
  • 玉麈:指一种精致的酒器,体现宴会的奢华。
  • 金罍:金制的酒罐,代表丰盛的酒席。
  • 老子:诗人自指,暗示对年老的感慨。
  • 胡床:一种坐具,古代人常用来休息。

典故解析:

“老子”常用于古代文人自谦,表示对自身年老和智慧的反思。“胡床”则体现了古代宴会中的休息文化,象征着友谊与聚会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造(约1044-1100),字子升,号静斋,南宋时期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其作品受李白、杜甫影响,常抒发个人情感与社会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八月,正值桂花盛开之际,诗人在与友人聚会,感受着秋夜的宁静与温馨。诗中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语言上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诗人将夜色、香气和酒杯汇聚在一起,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社交画面。诗中“老子遽能忘此兴”的自嘲,既表明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也体现了老年人渴望融入年轻人欢乐世界的愿望。整体上,诗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蕴含着对人生、时间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谢兰潘璧少年场:描绘了一个欢快的宴会场景,年轻的朋友们在这里聚会。
  2. 玉麈金罍度夜央:通过酒器的描写,表现出宴会的奢华和热闹。
  3. 老子遽能忘此兴: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的自省,感慨自己还可以享受这种快乐。
  4. 且容投杖唤胡床:显示出诗人虽年迈但仍希望参与其中,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用词对称,富有节奏感。
  • 比喻:将“玉麈”和“金罍”比作宴会的奢华,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精彩和诗人对年轻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诗人用轻松幽默的方式传达了深刻的哲思,体现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岁月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谢兰:象征着美好的友谊和清香的生活。
  • 玉麈、金罍:代表着奢华、欢乐的生活方式。
  • 胡床:象征放松与享受,体现出对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老子”指的是谁?

    • A. 诗人的朋友
    • B. 诗人自己
    • C. 诗人的父亲
  2. “玉麈金罍”是指什么?

    • A. 美丽的风景
    • B. 酒器
    • C. 花草
  3.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年轻的怀念
    • B. 对财富的追求
    •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对亲友的思念,虽然背景不同,但情感上有共鸣。杜甫的作品则在历史背景中融入了对生活的感慨,展现出不同时代诗人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宋代诗人陈造研究》
  • 《古诗文大辞典》

相关查询

桃花 绝句 过东州境见耕 招黄太博饮 书薛公肃山斋 王子友示诗次其韵 仲明兄弟访别郊居 送宇文德济解绵竹丞 予客三池王正卿以四绝见寄姿其韵 挽王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众所瞩目 龙字旁的字 葵甲 臼字旁的字 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大的成语 包含沃的词语有哪些 何所 齿字旁的字 峻宇彫墙 亅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凄风冷雨 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尽其所长 庙堂之器 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汪洋闳肆 谲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