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4:0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4:01:58
清平乐二首 其一
人天辛苦。恩怨谁为主。
几点枇杷花下雨。
葬送一春心绪。
梦中月射啼痕。
卷中灯灺诗痕。
一样嫦娥瞧见,
问他谁冷谁温。
这人间的辛苦,究竟是谁在掌控恩怨情仇?
几朵枇杷花下的细雨,
将我春天的心绪埋葬。
梦中明月照射着我泪痕,
卷轴上灯光照耀着我留下的诗句。
就像嫦娥在遥望,
问我到底是谁冷谁暖。
龚自珍(1792-1841),清代诗人和政治家,字叔熙,号香涛,晚号自珍。他是清代诗词的代表人物之一,倡导个性解放,反对传统束缚,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表达对人生、社会的思考。
《清平乐二首》创作于龚自珍晚年时期,正值其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变革的渴望阶段。此时的龚自珍经历了个人的失意与国家的动荡,诗中流露出对社会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
《清平乐二首 其一》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怀与对生活的思考。全诗以“人天辛苦”开头,立刻引入了人间的苦难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邃观察。接下来的“几点枇杷花下雨”则以细腻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凄美的情感,似乎在诉说春天的流逝与内心的失落。
“梦中月射啼痕”,诗人借助梦境与月光,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哀伤,月亮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思念与情感的寄托。而“卷中灯灺诗痕”则表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创作过程,诗句因灯光的映照而显得愈发清晰,充满了个人的情感。
最后的“问他谁冷谁温”则带有一种哲学的思考,嫦娥的提问让人反思人间的冷暖,暗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整首诗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既有个人的感伤,也有对社会的思考,展现了龚自珍深刻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及对生活冷暖的深刻理解,展现了龚自珍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诗中“人天辛苦”指的是什么?
“几点枇杷花下雨”中“枇杷花”象征了什么?
“问他谁冷谁温”表达了什么主题?
龚自珍的《清平乐二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涉及孤独与情感的主题,但龚自珍更多体现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而李白则侧重于自我陶醉与自然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