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9:0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9:06:56
越绝晓残蝴蝶梦,单于秋引画龙声。
在越地的晨曦中,梦中的蝴蝶已经破碎;而在秋天,单于的号令如同画龙般响起。
郑文宝,宋代诗人,以擅长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这首诗可能写于作者隐居于山水之间的时期,结合了他对自然美的感悟与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与外部世界的关注。
这首诗在意象运用上非常讲究,开头便以“越绝晓残蝴蝶梦”引入,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早晨景象。蝴蝶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事物,而“梦”则是对那种虚幻之美的追求与珍惜。这里,诗人把越地的美景与梦幻中的蝴蝶结合,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瞬息万变的惋惜。
接下来“单于秋引画龙声”则转向了另一种情境,单于的出现不仅是历史的象征,更是外部世界的干扰。秋天的号令与画龙的声音,表现出一种紧迫感和威胁,仿佛在提醒诗人即使在美丽的环境中,也不能忽略那些即将来临的挑战。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有力,情感上却富有层次,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现实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通过对比手法,诗人将梦与现实、静与动、内心的宁静与外部的喧嚣巧妙结合,传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外部世界的警觉,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
“越绝”在诗中指的是: A. 越地的风景 B. 绝美的女子 C. 绝望的情感
“蝴蝶梦”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短暂的幻想 C. 深沉的忧伤
单于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和平 B. 外部的威胁 C. 自然的宁静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郑文宝的诗更注重对外部环境的反思,而李白则多为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都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视角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