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阳偶与大继长相遇自辛亥年相别至今廿八年矣追念畴昔作诗为赠》

时间: 2025-04-23 02:21:04

诗句

解鞍林下振清埃,怀抱樽前得好开。

白发满头心事在,青山当眼故人来。

风流自有高贤识,感慨还深漂母哀。

读尽深香转萧爽,清吟不到伯伦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2:21:04

原文展示:

解鞍林下振清埃,
怀抱樽前得好开。
白发满头心事在,
青山当眼故人来。
风流自有高贤识,
感慨还深漂母哀。
读尽深香转萧爽,
清吟不到伯伦台。

白话文翻译:

将马鞍解下,在林下抖落清尘,
怀抱酒樽,得以畅饮。
满头白发,心中却满是忧虑,
眼前青山,仿佛故人归来。
风流人物自有高人识别,
感慨之余,仍深感漂母的悲哀。
读尽了芬芳的诗篇,内心却渐渐萧索,
清吟声声,却无法到达伯伦台。

注释:

逐句解释:

  • 解鞍林下:解下马鞍,在林下抖落尘土。
  • 振清埃:抖落清新的尘土,形容宁静的环境。
  • 怀抱樽前:在酒樽前,指饮酒作乐。
  • 得好开:心情愉快,得以畅饮。
  • 白发满头:形容年纪已大,白发苍苍。
  • 心事在:心中仍然有很多忧虑。
  • 青山当眼:眼前的青山,似乎可以触摸到。
  • 故人来:仿佛有故人归来,感到亲切。
  • 风流自有高贤识:风流人物自有高人来识别。
  • 感慨还深漂母哀:感叹之余,想到漂母的悲哀。
  • 读尽深香:读完了芬芳的诗篇。
  • 转萧爽:内心却感到萧索。
  • 清吟不到伯伦台:吟诵声却无法达到理想的境地。

典故解析:

  • 漂母:指的是漂母的故事,表现母亲的艰辛和深沉的爱,暗含诗人对亲情的思念与感慨。
  • 伯伦台:指的是理想中的境界,象征着诗人向往的高尚与清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对故友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辛亥年后,时隔二十八年,诗人与故人重逢,感慨万千。诗中融入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刻的思考。开篇以“解鞍林下振清埃”引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马鞍的解下象征着一种放松和归属感。在此环境中,诗人怀抱酒樽,享受美好时光,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内心的忧虑与思念。白发的出现,标志着岁月的流逝,心中积蓄的情感与思考变得愈加沉重。

青山在诗中不仅仅是自然的景象,它更像是故人的化身,让诗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与思念的痛楚。接下来,诗人提到“风流自有高贤识”,表现对高人之识的认同,但在感慨之余,依然无法摆脱漂母的悲哀,这种情感的交织,使诗歌层次丰富,情感深邃。

最后的两句则更加凸显出诗人的失落感,尽管读尽了“深香”,然而内心却愈发萧索,清吟声声,却无法达到理想的境地,这种无奈和失落让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解鞍”和“振清埃”,构建了一个安静的林间场景,暗示诗人心情的放松。
  • 第二联的“怀抱樽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但随即引出心中隐忧。
  • 第三联的“白发满头”,直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情感愈加深沉。
  • 第四联中“青山当眼故人来”则将自然与友人情感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后半部分通过对“高贤识”的思考,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哲理,最后的“伯伦台”则是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手法,形成了宁静与内心忧虑的对照。
  • 通过意象的描绘,如“青山”、“白发”,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采用了排比的修辞,使得诗句节奏感强烈,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描绘,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思,体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下:象征宁静与自然的归属感。
  • :代表酒和欢愉,寓意人际交往与友谊。
  • 白发:象征岁月流逝,带有忧虑和思考。
  • 青山:既是自然景物,也象征故人的影像,承载情感。
  • 漂母:象征对母亲深沉的思念与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解鞍林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境?

    • A. 放松与宁静
    • B. 紧张与忧虑
    • C. 疲惫与无奈
  2. “白发满头”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年轻
    • B. 年龄的增长与时间的流逝
    • C. 健康
  3. “伯伦台”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理想的境界
    • B. 现实的困境
    • C. 亲情的温暖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王恽的作品更具沉重的思考和感慨,李白则更多表现了洒脱与豪放。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也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王恽的诗则更加侧重于对朋友的怀念和人生哲理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和 送陈鲁叟使君赴广西漕 又和感旧四首 竹湖李内翰哀诗二首 资殿清惠陈公哀诗三首 奉酬吴洪二公三和之什 再和二首 杂咏一百首·辕固 和季弟韵二十首 挽南雄林使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驻颜益寿 衣食父母 天不作美 包含激的词语有哪些 侵寇 入字旁的字 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缶字旁的字 调虎离山 业字旁的字 三十三天 窅尔 牛字旁的字 脑袋瓜儿 钟灵毓秀 兀字旁的字 一清如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