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5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51:23
漫兴十首 其六
作者: 唐寅
平康巷陌倦游人,
狼籍桃花病酒身。
短梦风烟千里笛,
多情弦索一床尘。
黄金谁买长门赋,
黛笔空描满额颦。
惟有所欢知此意,
共烧高烛赏余春。
在平康巷的小道上,游人已显得疲倦,
满身狼藉,桃花灼伤了饮酒的身体。
短暂的梦中,风烟中传来千里之外的笛声,
而那多情的琴弦上,却满是尘埃。
谁来用黄金买下长门赋的诗篇呢?
黛色的笔墨徒然描绘出她额头的愁眉。
只有在欢愉中,才知晓这样的情意,
一起点燃高烛,共同欣赏这余下的春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长门赋”出自《汉赋》,原作《长门怨》,表达的是汉元帝对王嫱等妃子的思念和情感。这里借用来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爱情失落的感慨。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晚号桃花庵主,明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他的诗词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常描绘人情世态与自然山水。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晚年,时值繁华渐逝、人生感慨之际,表现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漫兴十首 其六》描绘了一个游人倦怠而又满怀感慨的春日场景。诗的开篇,游人已经在平康巷上游荡得疲惫不堪,这一意象不仅展现了游人的状态,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接下来,作者用“狼籍桃花病酒身”描绘了游人因饮酒过量而狼狈的形象,借此反映出当下生活的迷茫与无助。
当短梦中传来的千里笛声交织着风烟,优美而又遥远,诗人似乎在追忆过去的美好。琴弦上的尘埃则暗示着未能实现的情感与梦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黄金谁买长门赋”一语,表达了对真挚情感的渴望与对物质的反思,令人深思。
最后两句“惟有所欢知此意,共烧高烛赏余春”,传达了一种与友共赏余春的愉悦,尽管生活中有诸多困扰,仍然要珍惜眼前的欢愉。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忧伤中透出一丝温暖,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细腻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春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真挚情感的渴望。尽管生活充满了无奈与困扰,依然要珍惜眼前的欢愉,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平康巷”指的是:
A. 一条繁华的街道
B. 一条小巷
C. 一处风景名胜
D. 一个历史遗址
诗中“黄金谁买长门赋”中的“长门赋”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真挚的情感
C. 个人的成就
D. 生活的苦涩
诗人对游人状态的描述是:
A. 精神焕发
B. 倦怠不堪
C. 兴致勃勃
D. 充满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