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画廿四首》

时间: 2025-04-27 13:29:29

诗句

芦苇萧萧野渚秋,满蓑风雨独归舟。

莫嫌此地风波恶,处处风波处处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9:29

原文展示

芦苇萧萧野渚秋,
满蓑风雨独归舟。
莫嫌此地风波恶,
处处风波处处愁。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野岸上,芦苇在风中轻轻摇曳,
我披着蓑衣,独自一人,在风雨中归舟。
不要嫌弃这里的风波恶劣,
在任何地方,风波都伴随着忧愁。

注释

字词注释

  • 萧萧:形容风吹动芦苇的声音,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野渚:指野外的小岛或沙洲。
  • 满蓑:指披着蓑衣,表示在雨中。
  • 风波:原意是指风浪,这里比喻生活中的波折与困扰。
  • 处处愁:指到处都有忧愁。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典故,但“风波”一词在古诗词中常用来比喻生活的艰辛和不顺,表达人生的无奈与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他以才华横溢和个性放荡不羁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寅晚年,其时唐寅经历了人生的多次起伏,政治上的失意与个人生活的艰辛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生命中风波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渗透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首句“芦苇萧萧野渚秋”,以“萧萧”二字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秋天的野岸上,芦苇随风摇曳,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接着,“满蓑风雨独归舟”,诗人以自己独自归舟的形象,表达了面对风雨时的无奈与坚韧。诗中的“莫嫌此地风波恶”,是一种内心的自我安慰,尽管环境艰难,诗人依然选择坚守自己的心境,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最后一句“处处风波处处愁”,则总结了人生的普遍困境,暗示着无论身处何地,生活中的艰辛与烦恼总是难以逃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第一句:描绘秋日的萧瑟,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2. 第二句:诗人形象地表现自己在风雨中归舟的状态,体现出一种孤独的坚韧。
  3. 第三句:劝诫自己和他人,不要怨恨恶劣的环境,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4. 第四句:归结出生活的普遍性,表明无论何时何地都难以摆脱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风波比喻人生的种种困扰。
  • 拟人:芦苇在风中“萧萧”似乎也在诉说自己的悲哀。
  • 对仗:第一句和第二句构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风波的深切感悟,传递出一种在艰难环境中仍然坚持自我的态度,体现了人生的无奈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芦苇: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2. 风雨:代表生活中的艰辛与困扰。
  3. :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漂泊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满蓑”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衣物
    B. 一种食物
    C. 一种植物
    答案:A

  2. “处处风波处处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乐
    B. 绝望
    C. 无奈
    答案:C

  3.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自己的孤独感?
    A. 小鸟
    B. 芦苇
    C. 山川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将进酒》
  2.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唐寅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同样都体现了人生的无奈与对自由的追求,但唐寅更侧重于对环境的描绘和内心的挣扎,而李白则更多表现豪情壮志与对人生的洒脱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人唐寅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唐寅诗词选》
  4.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

相关查询

警世 五言 绝句 牧童 薛王花烛行 三月歌 题虞美人草 咏虞美人草 大石山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推戈 爪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衣则成人,水则成田 忧喜交集 箪瓢士 亅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乔公道 纤芥无爽 包含阉的词语有哪些 龙蛰蠖屈 镂心鉥肝 自投罗网 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必恭必敬 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