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庭芳》

时间: 2025-04-26 16:18:56

诗句

山侗昔日,忒煞暮故。

肯替儿孙死去。

正受艰难,忽尔风仙救度。

提出迷津海,到长生、彼岸回顾。

方知得,在前时事错,养家冤苦。

或问乡中俗里,先号咷,而后恣意歌舞。

乐道声音笑貌,有似愚鲁。

此者傍人怎晓,我咱知、就中元素。

神光灿,处无为玄妙,出自师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8:56

满庭芳

作者: 马钰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山侗昔日,忒煞暮故。肯替儿孙死去。正受艰难,忽尔风仙救度。提出迷津海,到长生彼岸回顾。方知得,在前时事错,养家冤苦。或问乡中俗里,先号咷,而后恣意歌舞。乐道声音笑貌,有似愚鲁。此者傍人怎晓,我咱知就中元素。神光灿,处无为玄妙,出自师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过去的艰难生活,曾经的困苦令人感伤。人们愿意为后代牺牲,面对困难时忽然得到了神仙的救助。渡过了迷雾,回首长生的彼岸,才知道之前的事情是多么错误,养家糊口是多么的不易。有人问乡里的风俗,先是痛哭,然后尽情地歌舞。欢声笑语的场景,似乎有些愚笨。那么旁人又怎能理解呢?我们才明白其中的奥妙。神光闪耀,处于无为的玄妙之中,皆出自师父的教导。

注释:

  • 忒煞: 太过于,过于。
  • 儿孙: 子孙后代。
  • 艰难: 艰苦的生活。
  • 风仙: 指代神灵或仙人。
  • 迷津海: 迷惘的海洋,象征困惑的境地。
  • 长生彼岸: 永生的境界,指向理想的生活状态。
  • 号咷: 痛哭,哀号的声音。
  • 恣意: 随心所欲,毫无顾忌。
  • 愚鲁: 愚笨,显得不聪明。
  • 无为玄妙: 处于无为的状态中,体现深刻的道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诗人,主要以道教文化为背景,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人生哲理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个人经历反映出当时人们的苦难与求索,试图寻找人生的真谛。

诗歌鉴赏:

《满庭芳》通过富有哲理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生活中的艰辛与对理想的追求。开头描绘了过往的困苦生活,借助“山侗昔日,忒煞暮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哀伤。接着,诗人转向对未来的期望,提到“风仙救度”,象征着对生活转机的渴望与信仰。通过“长生彼岸”的意象,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超越。后半部分通过对乡俗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在痛苦生活中依然保持的乐观与随意,展示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包容。整首诗在反思与追寻中达到了情感的升华,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侗昔日,忒煞暮故: 过去的艰难生活让人感到悲伤和无奈。
    • 肯替儿孙死去: 愿意为后代付出一切。
    • 正受艰难,忽尔风仙救度: 面对困境时,突然得到神灵的帮助。
    • 提出迷津海: 渡过困扰,找到出路。
    • 到长生彼岸回顾: 达到理想境界,回头看过去的经历。
    • 方知得,在前时事错: 才意识到之前的选择是错误的。
    • 养家冤苦: 维持家庭的艰辛与不易。
    • 或问乡中俗里: 对乡里风俗的探讨。
    • 乐道声音笑貌,有似愚鲁: 轻松欢快的生活状态,似乎显得不够聪明。
    • 此者傍人怎晓: 旁人无法理解这种状态。
    • 神光灿,处无为玄妙: 神秘的智慧与教导,来自于无为的状态。
  • 修辞手法:

    • 比喻: “迷津海”比喻生活中的困惑。
    • 拟人: “风仙救度”赋予风仙以人性化的行为。
    • 对仗: “号咷”与“恣意歌舞”形成对比,强调情感的转变。
  •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人生的艰辛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了在困境中对希望的渴望与对过去的反思。

意象分析:

  • 山侗: 象征生活的艰辛与过去。
  • 风仙: 代表着希望与救赎。
  • 迷津海: 生活中的迷惑与困扰。
  • 长生彼岸: 理想与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及的“风仙”象征什么?

      • A. 自然力量
      • B. 希望与救赎
      • C. 乡村风俗
    2. “号咷”与“恣意歌舞”形成的对比意在表明什么?

      • A. 死亡与重生
      • B. 痛苦与欢乐
      • C. 现实与理想
    3. 诗中提到的“长生彼岸”指的是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的生活状态
      • C. 乡村生活
  •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长恨歌》白居易
  • 诗词对比:
    • 对比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探讨了对过往的思考与情感的流露,但马钰更侧重于哲学的探讨,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夕阳岩 资政王侍郎南京留守 正阳驿舍梦郑并州寄书开之即三山图也 和石昌言以蜀牋南牋答松管之什 依韵武平忆玉晨观 弟得臣殿丞签判越州 欲晚访韩持国忽道损见过不克往持国示诗因答 中秋与希深别后月下寄 送潘司封知解州 依韵和公仪龙图招诸公观舞及画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还蚨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丑的成语 用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鬼字旁的字 上下翻腾 乡屯 龙盘凤舞 各种各样 遂能 董狐之笔 正结尾的成语 饲养 四面八方 粲花之舌 刀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