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0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01:42
生查子
作者: 钱斐仲 〔清代〕
昨夜月朦胧,
依约秋千影。
强起拓窗纱,
还是晴难稳。
绣被倚轻寒,
半床唯影单。
何时见月明,
把酒问青天。
昨夜的月光朦胧,
模糊中映出秋千的影子。
我强迫自己打开窗纱,
却发现晴天的光线依旧不稳。
轻寒的绣被让我倚靠,
半张床上只有影子单独相伴。
何时才能在明月下,
举杯向青天提问呢?
钱斐仲(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字孟耕,号松田。他的诗风清新淡雅,以情感细腻著称,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
《生查子》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之际。诗人借助夜色中的月光与秋千影,反映了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生查子》是一首表达孤独与思念的词作。诗的开头通过“昨夜月朦胧,依约秋千影”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带有一丝忧伤的夜晚,月光洒在秋千上,似乎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的“强起拓窗纱,还是晴难稳”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无奈,尽管想要打破孤独的状态,然而窗外的世界依然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在“绣被倚轻寒,半床唯影单”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寒意与孤寂感,绣被的柔软与影子的单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孤独的情感。最后,诗句“何时见月明,把酒问青天”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抒发,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描绘月夜、秋千、孤独的影子等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细腻。
诗中提到的“月朦胧”指的是:
A. 明亮的月光
B. 模糊的月光
C. 没有月亮
D. 太阳
诗人想要“把酒问青天”是为了:
A. 祝酒
B. 向天提问
C. 狂欢
D. 忘记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