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7:1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10:44
生查子 其四
作者: 赵尊岳
翠袖倚荪桡,花路迷烟浦。
得似彩鸳栖,已忍莲心苦。
眼底惜微波,欲托浑无语。
波外远山青,画出颦眉否。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身着翠绿色的衣袖,倚靠在荪桡(指一种水生植物),花间小路上迷离的烟雾笼罩着水边。她希望能像那对彩鸳一样栖息在一起,但内心却难忍分离的痛苦。她眼中闪烁着微波,心中有许多话想说,却无从开口。远处的青山在波外隐现,似乎在描绘她的愁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尊岳(近代)是一位著名的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而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爱情、离愁等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赵尊岳的个人情感经历中,反映了他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个人情感常常与社会背景交织在一起,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对失去的惋惜。
《生查子 其四》是一首典型的情感抒发的词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花路烟浦中的孤独与惆怅。开篇的“翠袖倚荪桡”展示了女子的优雅与美丽,仿佛她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然而,随之而来的“花路迷烟浦”则暗示了她内心的迷茫与困顿,似乎美好的表象之下隐藏着一份苦楚。
接下来,诗人通过“得似彩鸳栖”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彩鸳作为爱情的象征,体现了她对伴侣的渴望。然而,紧接着“已忍莲心苦”则揭示了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莲心的苦楚暗示了她的爱情遭遇了挫折。
“眼底惜微波,欲托浑无语”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她眼中流露出的情感,微波反射着她内心的波澜,却又因无法言说而显得更加深沉。最后的“波外远山青,画出颦眉否”将情感推向高潮,远山的青色与她的愁眉相呼应,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又哀伤的画面,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呈现,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爱情的渴望与内心的苦楚展开,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细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翠袖倚荪桡”中的“翠袖”代表什么?
A. 绿色的衣袖
B. 白色的衣袖
C. 红色的衣袖
D. 蓝色的衣袖
诗中“彩鸳”象征什么?
A. 离别
B. 美好爱情
C. 友谊
D. 孤独
“已忍莲心苦”中的“莲心”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希望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并欣赏《生查子 其四》这首词的美妙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