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1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6:22
题郑大有隐居
——李商隐
结构何峰是,喧闲此地分。
石梁高泻月,樵路细侵云。
偃卧蛟螭室,希夷鸟兽群。
近知西岭上,玉管有时闻。
这座山峰的形状是怎样的?在这喧嚣的地方却有一处宁静隐居。石桥上洒落的月光如同瀑布般倾泻,樵夫的小路蜿蜒深入云中。我在蛟龙与蜥蜴的房间里偃卧,恰好遇到鸟兽的聚集。最近我听说西岭上,偶尔能听到玉管的悠扬乐声。
李商隐(812年-858年),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号樽前醉。李商隐的诗风细腻、意境深远,常以豪放与含蓄并存的方式表达对人生、爱情的感悟。
此诗写于李商隐晚年,正值政治纷争与个人理想的碰撞期,作者常常寻求隐居的生活,以逃避官场的喧嚣和困扰。诗中表露出对宁静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题郑大有隐居》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山水诗,李商隐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与思考。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描绘了隐居环境的静谧与优美,后四句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真实体验与思索。
在前四句中,“结构何峰是”引入了诗人的疑问,暗示对山峰的探索与思考,接着“喧闲此地分”则对比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显示出隐居的独特价值。之后的“石梁高泻月,樵路细侵云”以自然景象为依托,渲染出一种空灵与宁静的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
后四句则转向诗人的生活状态,描绘他在“蛟螭室”中静卧,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生机,尤其是“希夷鸟兽群”,呈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相融的理想状态。最后一句“近知西岭上,玉管有时闻”则在隐约中传递出一种对文化与艺术的追求,暗示隐居生活并非完全与世隔绝,反而能在宁静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在结构上和谐统一,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体现了李商隐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传递出一种忧郁而又美好的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人在喧嚣与宁静之间寻求平衡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李商隐对文化与艺术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石梁”象征什么?
A. 哀伤
B. 宁静
C. 喧嚣
“希夷鸟兽群”中的“希夷”是指什么?
A. 稀少而珍贵
B. 轻松自在
C. 热闹繁华
诗人在隐居中感受到的是什么?
A. 孤独
B. 自然与文化的和谐
C. 压力
答案:
李白的《静夜思》:在孤独与思乡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而李商隐则更多地在隐居中探求自然与文化的和谐。
王维的《山中问答》:同样表现隐居生活,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但王维的风格更趋向于哲理性,李商隐则更具个人情感。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李商隐的诗歌及其所处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