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8:59
历历残更,沈沈深院,坐冷宫斋桦烛。
檐雨滴人声渐悄,又廊外茶响将熟。
想外边片片琼英,都解向红板桥南堆簇。
怅何计寻香,无聊展画,小检齐纨零幅。
遥忆粉娥调脂盝。恰和泪匀铅,忍寒皴绿。
簪花格红欹翠弱,没骨绘神全韵足。
料霜毫写欲成时,衬纤月如银,斜支臂玉。
且吟弄空花,摩挲秋扇,也算探梅林麓。
在寂静的深夜,我坐在冷清的宫殿里,烛光微弱。
檐下的雨滴声渐渐消逝,只有远处茶的水声在响着。
我想起外面那一片片的琼花,正聚集在红板桥的南边。
我该如何去寻找那香气?无聊之际,拿出画卷,随意翻阅几幅。
遥想那粉妆的女子调脂打扮,泪水恰好与铅粉相融,忍不住寒风中颤抖的绿色。
簪花的红色微微倾斜,翠色显得柔弱,没骨的画技却能体现全韵之美。
想必霜毫在写成的时候,映衬着如银的纤月,斜靠着如玉的臂膀。
于是我吟唱着空花,摩挲着秋扇,也算是探访梅林的幽径。
陈维崧(约1625年-约1700年),字梦溪,号竹山,晚号白舸,浙江人。清代著名词人,以其词风婉约、情感细腻著称。生活在清初动荡的背景下,深受南宋词风影响。
《金明池》是陈维崧在深夜静坐时的感怀之作,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寻,体现了他对生活与艺术的思考。
该诗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坐在宫殿中,烛光微弱,外面的雨声和茶水声交织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诗的开头以“历历残更”引入,描绘了夜深时分的情景,给人以一种深沉、幽静的感受。接着,诗人通过对外界美景的想象,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尤其是“怅何计寻香”一句,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迷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和生活的向往。随后的“遥忆粉娥调脂盝”,则是对往昔美丽女子的怀念,情感深邃而细腻。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从雨声、茶响到琼英、梅林,无不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
此外,诗人在描绘画扇时,展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使用“没骨绘神”的手法,既体现了画技的精湛,又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暗含了人生的无常与美的瞬息。这种深沉的情感与对艺术的向往,使得整首诗在清冷的情境中透出一丝温暖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深人静时的心境,表达了对往昔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艺术的追求,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人在何处独坐?
诗中提到的“琼英”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往昔的女子怀有怎样的情感?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陈维崧的《金明池》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细腻,突显了孤独与对美的追求,而李清照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