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0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03:17
满江红 清明悼夫子
作者:张令仪 〔清代〕
陌上饧箫,又送到清明时节。
空回首故人何处,音容难接。
误认天涯犹未返,惊看素旐灵风曳。
滴寒灰和泪奠香醪,空悲切。
任杜宇,千行血。
唤不醒,长眠客。
岂天南地北,关山阻隔。
露冷灯残天入梦,月斜风细花如雪。
愿此时魂魄一来归,从头说。
在清明时节,陌上又传来悠扬的笛声。
我忍不住回头寻找故人,却难以再见他的音容。
误以为他还在天涯未归,惊见白色的灵旗在风中飘荡。
我用寒灰和泪水祭奠他,心中满是悲切。
就像杜鹃鸟在悲鸣,泪如千行般涌出。
再也唤不醒那长眠的客人。
即便是天南地北,关山阻隔,依然无法相见。
露水寒冷,灯下的梦也渐渐模糊,月光斜照,细雨轻飘,花瓣如雪。
愿此刻他的灵魂能够归来,与我从头再叙。
张令仪,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和悼亡为主,风格清新且富有情感。
《满江红 清明悼夫子》创作于清明节,正值春暖花开之时,却又是祭奠故人的时刻,诗人借此节日表达对已故老师的思念与哀伤,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通过清明节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的师长的深切怀念。开头以“陌上饧箫”引入,渲染出一种悠扬而伤感的氛围,象征着清明时节的缅怀与祭奠。诗中“空回首故人何处,音容难接”两句,直接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清明节时常有的惆怅感。
接着,诗人用“误认天涯犹未返”来表现对故人的渴望与期待,似乎在等待一个不可能的归来,彰显了深切的无奈与悲痛。再用“滴寒灰和泪奠香醪”来描绘祭奠的场景,悲切之情溢于言表。
而“任杜宇,千行血”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杜鹃鸟的哀鸣与泪水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诗的最后几句,诗人希望故人的灵魂能归来,重温往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清明节的背景,表达了对逝去师长的怀念与哀痛,展现了生命无常的哲理,提醒我们珍惜与亲人的相处时光。
“陌上饧箫”中的“陌”指的是:
A. 山丘
B. 小路
C. 河流
D. 城市
诗中用“杜宇”来象征什么?
A. 喜悦
B. 伤感
C. 旅行
D. 财富
“愿此时魂魄一来归,从头说”的意思是:
A. 希望故人忘记过去
B. 希望与故人重聚
C. 希望故人永远留在身边
D. 希望故人能来参加宴会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二者在意象的使用上有相似之处,但《满江红 清明悼夫子》更侧重于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而《春江花月夜》则更倾向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