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江红 其六》

时间: 2025-07-29 12:49:06

诗句

宋室宣和,看艮岳、堆琼砌璐。

也费过、几番锤凿,两朝丹垩。

花石纲催朱太尉,宝津楼俯京东路。

晋铜驼、洛下笑人忙,曾回顾。

花千朵,雕阑护。

峰万状,长廊互。

使神搬鬼运,无朝无暮。

一自燕山亭去早,故宫有梦何由作。

叹此间、风物剧催人,成南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2:49:06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六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宋室宣和,看艮岳堆琼砌璐。
也费过几番锤凿,两朝丹垩。
花石纲催朱太尉,宝津楼俯京东路。
晋铜驼洛下笑人忙,曾回顾。
花千朵,雕阑护。
峰万状,长廊互。
使神搬鬼运,无朝无暮。
一自燕山亭去早,故宫有梦何由作。
叹此间风物剧催人,成南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宣和年间的繁华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思念。诗中提到艮岳的壮丽与雕琢的美,暗示着为了恢复旧国而经历的艰苦努力。朱太尉和宝津楼则象征着政治中心的权力与荣耀,而铜驼和洛下则是历史沧桑的见证。诗的最后表达了对当今风景的叹息,以及南渡的无奈与遗憾。

注释

  • 艮岳:指艮山,象征着坚固与稳定。
  • 琼砌璐:形容美丽的建筑,琼和璐都是美玉的名称,寓意精美。
  • 朱太尉:指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象征着权力与地位。
  • 宝津楼:指京东路上的一座楼阁,象征着繁华和荣耀。
  • 铜驼:古代指铜制的驼铃,象征交通和繁忙的生活。
  • 故宫:指古代皇宫,象征着昔日的辉煌与如今的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6年-约1700年),清代词人,原籍南京,后居上海。他以豪放的风格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而著称,作品多表现对故国的思念与对历史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满江红》创作于清代,正值清朝建立后的动荡时期,诗人为表达对失去的宋朝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呈现出浓厚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歌鉴赏

《满江红 其六》以其丰富的历史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忧虑与思考。开头部分提到的“宋室宣和”,立即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表现出诗人对昔日繁华的渴望与对时局的清醒认识。诗中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构建出一个既美丽又悲壮的画面。尤其“使神搬鬼运,无朝无暮”一句,生动地表达了恢复旧国的艰难与无望,令人感到一种深沉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在对故宫的梦境和现实的对比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也揭示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力。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历史厚度和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远的思想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宋室宣和,看艮岳堆琼砌璐:提到宋代的繁荣,艮岳的壮丽象征着国家的稳定。
  2. 也费过几番锤凿,两朝丹垩:描述为了恢复宋朝辉煌而付出的努力。
  3. 花石纲催朱太尉,宝津楼俯京东路:朱太尉与宝津楼象征权力中心与繁华景象。
  4. 晋铜驼洛下笑人忙,曾回顾:铜驼的影像让人回忆起曾经的繁忙与喧闹。
  5. 花千朵,雕阑护:描绘美丽的花朵与精致的栏杆,象征着美好而又脆弱的繁华。
  6. 峰万状,长廊互:形容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与变化。
  7. 使神搬鬼运,无朝无暮:表现恢复旧国的艰难与无望。
  8. 一自燕山亭去早,故宫有梦何由作:表达对故宫梦境的追忆与现实的失落。
  9. 叹此间风物剧催人,成南渡:对现实风物的叹息,表明南渡的无奈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千朵,雕阑护”,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营造出美的意象。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与对现实的忧虑,体现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人在美丽与哀愁之间,反映出一种深刻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艮岳:代表坚固与不变的历史。
  • 琼砌璐:象征美丽与繁华的建筑,寓意着辉煌的历史。
  • 朱太尉:象征权力与军事力量。
  • 故宫:象征昔日的辉煌与如今的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艮岳”象征什么?

    • A. 繁荣
    • B. 坚固
    • C. 哀愁
  2. “使神搬鬼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希望
    • B. 无奈
    • C. 快乐
  3. 诗人对故国的态度是:

    • A. 忘却
    • B. 怀念
    • C. 轻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的诗作,表达对国破家亡的感慨。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的词作,表现对往昔英雄事迹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满江红》 vs 《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诗均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与历史的思考,但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倾向于对历史的追忆与感伤,而后者则表现出英雄豪情与对未来的期许。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陈维崧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清平乐 西野内翰奉使寄示佳篇累幅,三韩山 清平乐(赋木犀词)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蒋桂战争 清平乐·柳边深院 清平乐令·帘卷曲阑独倚 清平乐·春光欲暮 清平乐·会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龠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闹嚣 乐水 随遇而安 石字旁的字 包含晦的成语 桎辖之桎 皿字底的字 湔改 鱼游濠上 尊俎折冲 骨结尾的成语 四庙 貝字旁的字 吐凤喷珠 名公大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