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3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30:12
西风安起无人乡,云深万籁含清商。
山容便与新秋净,稻花已作丰年香。
断蝉抱柳咽残月,卧霞排雾通朝阳。
过桥寺影出疏木,入户竹色来低墙。
蒲团纸帐两寂寞,独有老桧磨风霜。
东堂老子喜睡人,来借一榻乐未央。
含风涟漪开玉脊,小屏晚绿横潇湘。
梦寒支枕风入发,过眼冉冉茶烟苍。
红薇花阴煮玉醴,满瓯飞雪置我旁。
平生世味总如水,老大纵健肝膈凉。
翛然此意不可道,卧看石竹凝孤芳。
西风轻轻吹起,空旷的乡村无人烟,深邃的云层中,万籁俱寂,似乎在吟唱清雅的乐曲。山的容颜在新秋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稻花的香气已经弥漫,预示着丰收的年景。断翅的蝉依偎在柳枝上,轻声哀鸣着残月,晨曦的霞光透过雾气洒向大地。过桥的寺庙影子在稀疏的树木间摇曳,竹影透过门口,低垂在墙边。蒲团和纸帐间充满了寂寞,只有那棵苍老的桧树在风霜中独自磨砺。东堂的老者喜爱沉睡的人,邀请他来借榻,乐趣无穷。轻风拂动,涟漪荡漾,展现出玉脊般的美丽,小屏风映出晚绿,横亘在潇湘之畔。梦中寒风轻拂,发丝飘散,眼前渐渐浮现茶烟苍茫。红薇花阴下煮着美酒,满瓯飞雪,静静地放在我身旁。人生的滋味如流水般淡泊,年老时纵然健康,心中却感到凉意。此时此景难以用言语表达,躺在这里看着石竹花静静绽放,独自芬芳。
作者介绍:毛滂,字子华,号澄江,宋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人情,作品多融入个人生活体验,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立秋时节,诗人于山中静修,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丰收的期待,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借立秋之际的自然景色,生动描绘了诗人于山中禅静的生活情景。开篇通过“西风”“无人乡”描绘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环境,给人一种独处于世外桃源的感觉,似乎无人打扰,安静得只听得见风声与自然的乐音。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山水的清新与稻花的丰收,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景。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将个人的内心状态与外在环境相结合,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宁静。尤其在“蒲团纸帐两寂寞”一句中,表达了对于内心孤寂的自省与思考,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与岁月的沉思。“红薇花阴煮玉醴”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内心宁静的一种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中独特的意象与优美的语言,使这首诗成为了宋代山水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自然的宁静与个人内心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独立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泊态度,展现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无人乡”指的是:
A. 有人居住的乡村
B. 空旷无人之地
C. 繁华的城市
“红薇花阴煮玉醴”中“玉醴”指的是:
A. 美酒
B. 水
C. 食物
诗人对人生的看法是:
A. 热情似火
B. 淡泊如水
C. 忧愁满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