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0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08:59
左宁南与柳敬亭军中说剑图歌
作者:陈维崧
宁南嚄唶大出师,
军中百戏无不为。
浔阳战舰排千里,
夜阑说剑孤军里。
虎头瞋目盘当中,
其意自命为枭雄。
说时帐前卷秋月,
说罢耳后生悲风。
军中语秘听者死,
寂不闻声夜如水。
左坐一将军,
右坐一辩士。
辩士者谁老无齿,
魋颜摺胁丑且鄙。
得非齐蒯通,
乃是柳麻子。
此翁滑稽真有神,
少年趫捷矜绝伦。
青春亡命盱眙市,
白发埋名说事人。
宁南置酒军中暇,
爱翁说剑真无价。
横刀讵趣提汤烹,
洗足宁来踞床骂。
飘零大树蔓寒烟,
翁也追思一惘然。
西风设祭悲鼓越,
夜雨传神倩郑虔。
感恩恋旧缠胸臆,
故国无家归不得。
恶少王侯尽可怜,
三更镫火披图泣。
宁南声势浩荡地出征,
军中百戏皆为之助兴。
浔阳的战舰排成千里,
夜晚静坐军中谈剑术。
虎头般的眼神在中间怒视,
自认为是枭雄豪杰。
谈论时帐前卷起秋月,
谈罢耳后忽生悲风。
军中秘密的言语无人倾听,
夜深如水寂静无声。
左边坐着一位将军,
右边坐着一位辩士。
辩士是谁呢?老无齿,
脸色黝黑,身材丑陋且鄙夷。
难道他是齐国的蒯通,
其实是柳敬亭。
这位老翁滑稽而真有才华,
年轻时矫健,才华横溢。
青春时期在盱眙市流浪,
如今白发苍苍埋名说事。
宁南在军中置酒畅饮,
爱听老翁讲剑术真无价。
横刀岂有趣味来提汤烹,
洗脚不如坐在床上骂人。
随风飘零的大树蔓延寒烟,
翁也追忆往事感到惘然。
西风中设祭悲鼓越,
夜雨中传来郑虔的神韵。
感恩与怀旧缠绕心头,
故乡无家归不得。
恶少与王侯皆可怜,
三更时分的灯火下,披图泣泪。
作者介绍
陈维崧(1596年-1661年),字梦阮,号文韵,湖南人,清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清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战乱时期士兵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英雄豪杰的追忆。
这首诗以宁南与柳敬亭的谈话为主线,营造出一种紧张却又充满人情味的军中氛围。诗人通过对话描绘出将领与辩士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剑术的热爱和对过往的回忆。诗中对宁南军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豪情壮志与缅怀往昔的情感交织。尤其是“夜阑说剑孤军里”,将战士在夜晚的孤独与对剑术的热情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中柳敬亭的形象生动,虽然外貌丑陋,却有着非凡的才华,体现了“人不可貌相”的道理。诗人在描绘柳敬亭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将人物性格与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此外,诗中反复出现的秋月、悲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忧伤而又深远的情感基调,表现了士兵在战场上对故乡的眷恋与对人生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体命运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下人们的情感状态,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军中谈剑的场景,探讨了英雄与平民的命运,以及对故国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宁南”是指哪里?
A. 地名
B. 将领
C. 城市
柳敬亭是以什么特征被描述的?
A. 年轻俊美
B. 老无齿、丑陋
C. 壮硕有力
诗中反复出现的意象主要有哪些?
A. 春花
B. 秋月
C. 冬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