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9:58
策策商飙动,凄凄古意深。
金梁桥上月难禁。
不唱宪王乐府试狂吟。
薄笑依银杏,清歌忆锦林。
红牙拍断桂堂阴。
只有荒鸡遥接暮村砧。
风声阵阵,带着凄凉的古意;
金梁桥上,明月难以阻挡。
不想吟唱宪王的乐府,想要试试狂野的吟唱。
薄薄的微笑倚着银杏,清脆的歌声忆起了锦林的美好。
红牙拍打着,打破了桂堂的阴影。
只有荒野中的鸡鸣,远远地传来,迎接着傍晚村庄的砧声。
本诗中提到的“宪王乐府”暗指汉代的乐府诗,这些诗歌通常描写古代的生活与情感。诗人引用这一典故,可能是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反思。同时,银杏和桂堂等意象,常常在古诗中出现,象征着乡愁和宁静的生活环境。
本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诗的开头以“策策商飙动”引入,声调凄凉,激起读者对古意的思索。金梁桥上月难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不可逆转,增添了诗的沉重感。
接下来的“不唱宪王乐府试狂吟”,则表现了诗人对传统的反叛与对自由创作的渴望。薄笑依银杏,清歌忆锦林,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银杏的形象则带有历史的厚重感与时间的流淌。红牙拍断桂堂阴,传达出一种美好的音乐回响,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点滴。
最后一句“只有荒鸡遥接暮村砧”则回归到乡村生活的真实,荒鸡的叫声与村庄的砧声,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一种简单而又真实的生活画面。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切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物与乡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自由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索。
诗词测试:
诗中“策策商飙动”主要描写的是:
A. 风声
B. 雨声
C. 鸟鸣
“薄笑依银杏”中的“薄笑”指的是:
A. 微薄的笑容
B. 宽广的笑容
C. 夸张的笑容
诗中提到的“荒鸡”象征着:
A. 乡村生活的简单
B. 城市的繁华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王时翔的《南柯子十一》都在月光下表达了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而王时翔则更显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