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王推官赴官谯阳》

时间: 2025-04-26 04:36:35

诗句

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

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

频年劳訏谟,欲补千百疮。

子为京师客,忠愤何慨慷。

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

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

且为有万死,圣明察臣狂。

臣言倘获施,立能致时康。

宸居岂云远,遥指天中央。

鸡鸣列仙仗,九门洞开张。

谓宜只召见,拜起随班行。

上殿笏画地,论奏尽敷详。

如何竟报缺,不得瞻清光。

一官非所愿,欲令赴蛮荒。

徘徊出都门,风雨湿晓装。

行行过吴洲,木叶秋始黄。

逢予解鞍饮,激烈椎酒床。

平生忧时心,辛苦不自忘。

颇闻到官所,此去路尚长。

红日出雾迟,孤城海茫茫。

遗民似猿鹿,山谷多惊藏。

繁英艳踯躅,琐实推槟榔。

瘴疠况时作,投老恐子伤。

何不且少留,共骛豪华乡。

子笑不我顾,翩然决南翔。

明朝指鲸波,高帆若云扬。

去矣各异国,有意徒相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6:35

原文展示

送王推官赴官谯阳
作者:高启〔明代〕

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
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
频年劳訏谟,欲补千百疮。
子为京师客,忠愤何慨慷。
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
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
且为有万死,圣明察臣狂。
臣言倘获施,立能致时康。
宸居岂云远,遥指天中央。
鸡鸣列仙仗,九门洞开张。
谓宜只召见,拜起随班行。
上殿笏画地,论奏尽敷详。
如何竟报缺,不得瞻清光。
一官非所愿,欲令赴蛮荒。
徘徊出都门,风雨湿晓装。
行行过吴洲,木叶秋始黄。
逢予解鞍饮,激烈椎酒床。
平生忧时心,辛苦不自忘。
颇闻到官所,此去路尚长。
红日出雾迟,孤城海茫茫。
遗民似猿鹿,山谷多惊藏。
繁英艳踯躅,琐实推槟榔。
瘴疠况时作,投老恐子伤。
何不且少留,共骛豪华乡。
子笑不我顾,翩然决南翔。
明朝指鲸波,高帆若云扬。
去矣各异国,有意徒相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推官即将赴任的深切感慨。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动荡,防线失守,情况危急。诗人在这里劝告王推官,他作为京师的官员,应该忠于国家,胸怀理想,努力献策。他希望王推官能在朝廷中积极发言,推动国家大业,同时也要关注民生,振兴颓废的政纲。

然而,王推官的任命并不是他所愿,诗人对此深感无奈。在出发前,王推官在风雨中打理行装,经过吴洲时,看到秋天的木叶开始变黄,他内心的忧虑愈加明显。在与朋友相聚时,他喝酒畅谈,虽然内心有忧虑,但也不想忘记过去的艰辛。

诗的最后,王推官即将启程,前路漫漫,诗人感到孤独和惆怅,虽然明天他将指引方向,但彼此的心意却难以相通。

注释

  • 久治乱:指长时间治理动乱的状态。
  • 京师:指都城,这里特指明代的南京。
  • 忠愤:指忠心和愤怒,这里暗指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濯冠:洗净帽子,指整理服饰以示正式。
  • 宸居:皇帝的居所,即朝廷。
  • 鸡鸣列仙仗:比喻早晨的朝会,仙仗指朝廷的威严。
  • 翩然决南翔:比喻王推官即将南行,轻快地起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明代诗人,字汝舟,号冯溪,浙江人。他的诗风清新明快,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社会时事的关心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送王推官赴官谯阳》是高启为朋友王推官即将赴任而作的送别诗。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状态,以及文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友人的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王推官赴任为线索,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朋友的关心。诗中开篇即以“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引入,显示出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深刻理解。接着,诗人通过王推官的身份寄托了自己对理想官员的期望,希望他能在朝堂上直言进谏,帮助国家恢复生机。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鸡鸣列仙仗”描绘早晨的朝会,充满了生机和希望。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逐渐流露出对王推官任命的不满与无奈,最终以“去矣各异国,有意徒相望”结尾,深刻表现了身处动乱中的人们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情感深邃而复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国家经过长时间的动荡,防线已经失守,形势严峻。
  • 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形容国家如同决堤的洪水,四处蔓延,影响深远。
  • 频年劳訏谟,欲补千百疮:频繁地进行谋划,希望能修复国家的百般创伤。
  • 子为京师客,忠愤何慨慷:你作为都城的官员,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愤慨。
  • 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整理装束,携带书信,准备在朝廷中陈述明理的见解。
  • 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上言帮助国家大业,下言振兴颓废的政纲。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初如决洪流”,将国家的混乱比作洪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局势的危急。
  • 对仗:诗中常见对仗工整的句子,如“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友人的关心,展现了文人对于理想政治的渴望,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孤独。

意象分析

  • 洪流:象征国家的动乱与危机。
  • 书函:代表理想与知识,表达对国家的忠诚。
  • 秋叶:暗示时光流逝,忧虑加深。
  • 海茫茫:象征未来的渺茫与不确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京师”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2. 诗中“久治乱所伏”意指什么? A. 国家安定
    B. 国家动乱
    C. 国家繁荣

  3. 诗人为何感到无奈? A. 王推官将离去
    B. 自己无官可做
    C. 国家平安

答案

  1. B. 南京
  2. B. 国家动乱
  3. A. 王推官将离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送王推官赴官谯阳》都有送别友人的主题,但前者更多表现了对朋友前途的祝福与期待,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朋友的责任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蝶恋花十一首 其三 感辛弃疾诱杀赖文正事 蝶恋花 蝶恋花 晚春客感 蝶恋花 其八 感事,八叠前韵 蝶恋花 久不接家书,歌以遣闷 蝶恋花 其二 蝶恋花八首 其三 蝶恋花 人物依旧,故情已改,赋此自戒 蝶恋花 蝶恋花 湘门别后,大雨不止,因成二阕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哺糟歠醨 曰字旁的字 嚚浇 两面二舌 酉字旁的字 包含蒸的词语有哪些 一网无遗 門字旁的字 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贿赂并行 閠字旁的字 革邪反正 连镳并驾 耳巴 琼宫 报本反始 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