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梅花六首 其二》

时间: 2025-05-24 02:02:39

诗句

缟袂相逢半时仙,平生水竹有深缘。

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

薄暝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2:02:39

原文展示

梅花六首 其二
作者: 高启

缟袂相逢半时仙,
平生水竹有深缘。
将疏尚密微经雨,
似暗还明远在烟。
薄暝山家松树下,
嫩寒江店杏花前。
秦人若解当时种,
不引渔郎入洞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人与梅花的相遇,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诗人感慨自己与水竹之间的缘分,仿佛在雨后看似疏离却又紧密的关系,似乎在烟雾中隐隐约约可见。傍晚时分,诗人在山间的松树下和江边的杏花前,感受到一丝寒意。最后,诗人希望秦人能够理解当时种植梅花的意义,因为他们不会把渔郎引入那个充满仙气的洞天。

注释

字词注释

  • 缟袂:白色衣袖,象征仙人或高洁的品德。
  • 水竹:水边的竹子,代表清雅和深远的情感。
  • 微经雨:雨水滋润后,微细的变化。
  • 薄暝:傍晚时分,光线微弱。
  • 江店:江边的小店,可能是指旅途中的栖息之地。
  • 秦人:指古代秦国的人,象征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典故解析

  • 洞天:源于道教文化,指隐秘而美好的地方,象征理想与超脱的境界。
  • 渔郎:传统上指渔民,这里可能用以比喻世俗的生活,与诗人所追求的高洁理想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年-1374年),字士安,号阮亭,明代初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高启与其他诗人如杨万里、陆游等齐名,是明代诗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梅花六首》是高启在游历中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梅花作为象征坚韧与高洁的花卉,正是诗人所崇尚的品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与对生命的思考。开篇“缟袂相逢半时仙”,即刻营造了一种超然的氛围,仿佛仙人与梅花相互交融。诗人将自己与水竹的“深缘”结合,表明了他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水竹的意象更是增添了清雅气息。

在“将疏尚密微经雨”中,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环境的微妙变化,显示出观察力的细致与敏感。接下来的“似暗还明远在烟”,则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生命的思索。

“薄暝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这几句渲染了诗人身处自然之中的宁静与清幽,松树与杏花的意象相互辉映,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闲适。最后两句“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期望能够理解梅花的高洁与美好,而非囿于世俗的纷扰。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的运用,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缟袂相逢半时仙:描绘了一位身穿白衣的仙人与梅花相遇的情景,暗示了梅花的高洁与诗人的理想。
  2. 平生水竹有深缘:诗人自述与水竹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象征清雅与高洁的情怀。
  3. 将疏尚密微经雨:雨水使得原本稀疏的景象变得细腻,表明事物的变化。
  4. 似暗还明远在烟:环境朦胧,似乎暗淡,却又隐约可见,象征着希望与未来的美好。
  5. 薄暝山家松树下:傍晚时分,诗人处于松树旁,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6. 嫩寒江店杏花前:杏花的嫩寒与江边的小店,描绘了春天的气息。
  7. 秦人若解当时种:希望古代的秦人能够理解梅花的美好与意义。
  8. 不引渔郎入洞天:渔郎作为世俗的象征,不应干扰与理想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仙人相提并论,表现梅花的高洁。
  • 对仗:上下句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水竹、松树、杏花等自然意象,构建出丰富的情感场景。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同时通过梅花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诗人追求的理想。
  • 水竹:代表清雅与深远的情感。
  • 松树:象征长青与宁静,表现诗人内心的平和。
  • 杏花:象征春天与生机,带来希望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缟袂”指的是: A. 白色衣袖
    B. 红色衣服
    C. 黑色长袍

  2. 诗人希望秦人能够理解什么? A. 渔郎的生活
    B. 梅花的高洁
    C. 水竹的深情

  3. “薄暝”意指: A. 晨曦
    B. 傍晚
    C. 正午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万里《梅花》
  • 陆游《梅花落》

诗词对比

  • 高启的《梅花六首 其二》与陆游的《梅花落》均通过梅花表达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但高启更注重与自然的深厚情感,而陆游则更强调个人遭遇与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
  • 《梅花文化与诗词》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九日偶怀寄左省张起居 纪事 小清口 山中谩成柬刘方斋 所怀 出真州 京城借永福寺漆台口占似王城山 度荆门望楚 秋夜有怀高三十五兼呈空和尚(一作刘长卿诗) 刘方平壁画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杀熟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交镝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埋头顾影 气字旁的字 令慧 抡眉竖目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百花齐放 瓠瓢 迁客骚人 包含忻的词语有哪些 委随不断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柳开头的成语 倒八字的字 又字旁的字 论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