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7:15
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共受征南不次恩,
报恩惟是有忘言。
岩花涧草西林路,
未见高僧只见猿。
我和崔八一同前往药山拜访融禅师,
我们所受的恩惠是难以言表的,
在岩石间、溪水边、草丛中,西边的林路上,
不见高僧,只见山中的猿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蕙风,晚唐著名诗人,擅长小律和绝句,其诗歌风格以细腻、婉转著称。李商隐的诗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商隐晚期,其间他常游历名山大川,寻求心灵的寄托与哲思。与崔八的同行,展现了其对友谊与自然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禅宗的向往。
李商隐的《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淡雅的山水画。诗中通过描绘与崔八一同前往药山拜访融禅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恩情的深刻感悟与对高僧的敬仰。开头两句“共受征南不次恩,报恩惟是有忘言”,表达了与崔八共同经历的战争带来的恩惠,虽难以言表,但却深刻存在于心中。其后两句“岩花涧草西林路,未见高僧只见猿”则转向自然景色,描绘了山中清幽的环境,反衬出心灵的孤独和对高僧的渴望。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前半部分是对恩情的探讨,后半部分则是对景物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诗的意境从人间的恩情转向自然的幽静,似乎隐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人际关系的珍贵与内心世界的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恩情的感慨与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与心灵的孤独,映射出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哲理的深邃与情感的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僧”指的是谁?
A. 融禅师
B. 崔八
C. 李商隐
“共受征南不次恩”中“征南”指的是什么?
A. 战争
B. 旅行
C. 学习
诗中的猿猴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