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8:47
欢场才罢,去对孤檠话。
欲击唾壶声尽哑,可惜孤城浪打。
一宵柳簇花笼,何时万户千钟。
尘世风波似海,狂奴谈笑生风。
欢场刚刚结束,我去对着孤零零的灯柱谈话。
想要击打唾壶,却发现声音已经变得无比微弱,真是可惜,孤城又遭海浪的冲击。
一夜之间,柳树丛生,花儿包围,什么时候才能响起万户千钟的声音?
尘世的风波就像大海一样,狂放的人在这里谈笑生风。
陈维崧(约1625年-约1700年),字瀛洲,号秋水,江苏江阴人,清代著名词人。其作品以情感真挚、音律优美著称。陈维崧的诗词多描绘个人情感、生活感受和社会现实,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
《清平乐 其三》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困扰交织之时,诗人可能在此背景下感受到孤独与无奈,因此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欢场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孤寂的反思。
这首《清平乐 其三》通过简单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欢乐场合的回忆以及对孤独现状的感慨。开头两句“欢场才罢,去对孤檠话”,生动地呈现出欢场结束后的冷清与孤独,诗人在这里显得十分渺小与无助。接下来的“欲击唾壶声尽哑”,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沉闷,唾壶声的消失象征着欢笑声的远去,生活的沉闷难以打破。
“可惜孤城浪打”一句,深刻揭示了诗人对孤城的悲叹,孤城如同孤独的自己,遭受着生活的冲击。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孤独感愈发明显,而“一宵柳簇花笼,何时万户千钟”则表现了对往日辉煌的向往。这里的柳、花象征着美好与生机,但“何时”二字又道出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渴望。
最后两句“尘世风波似海,狂奴谈笑生风”以开阔的视角总结了世间的纷扰与个人的处境。风波如海,充满不确定性,而“狂奴”的形象则暗示着那些在世俗中随波逐流的人。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比欢场与孤独,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繁华易逝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而感人。
诗歌通过描绘欢场的短暂与孤独的持久,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回忆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渴望。诗人的情感基调在欢愉与哀伤之间交替,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中的“孤檠”象征什么?
“尘世风波似海”中的“海”象征什么?
诗人对往日欢场的感慨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句?
答案: 1-B,2-B,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