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清平乐 其三》

时间: 2025-04-26 21:28:47

诗句

欢场才罢,去对孤檠话。

欲击唾壶声尽哑,可惜孤城浪打。

一宵柳簇花笼,何时万户千钟。

尘世风波似海,狂奴谈笑生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8:47

原文展示:

欢场才罢,去对孤檠话。
欲击唾壶声尽哑,可惜孤城浪打。
一宵柳簇花笼,何时万户千钟。
尘世风波似海,狂奴谈笑生风。

白话文翻译:

欢场刚刚结束,我去对着孤零零的灯柱谈话。
想要击打唾壶,却发现声音已经变得无比微弱,真是可惜,孤城又遭海浪的冲击。
一夜之间,柳树丛生,花儿包围,什么时候才能响起万户千钟的声音?
尘世的风波就像大海一样,狂放的人在这里谈笑生风。

注释:

  • 欢场:指欢乐的场所,通常是指酒楼、歌舞场等。
  • 孤檠:孤独的灯柱,象征孤单或寂寞。
  • 唾壶:古代用于盛放唾液的器具,这里用作比喻,暗示一种声音或气氛。
  • 孤城:指的是城市的孤独,可能是指诗人所处的境遇。
  • 浪打:海浪拍打,寓意生活中的困扰和冲击。
  • 万户千钟:指人们庆祝的场景,象征繁荣和热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5年-约1700年),字瀛洲,号秋水,江苏江阴人,清代著名词人。其作品以情感真挚、音律优美著称。陈维崧的诗词多描绘个人情感、生活感受和社会现实,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

创作背景:

《清平乐 其三》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困扰交织之时,诗人可能在此背景下感受到孤独与无奈,因此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欢场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孤寂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清平乐 其三》通过简单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欢乐场合的回忆以及对孤独现状的感慨。开头两句“欢场才罢,去对孤檠话”,生动地呈现出欢场结束后的冷清与孤独,诗人在这里显得十分渺小与无助。接下来的“欲击唾壶声尽哑”,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沉闷,唾壶声的消失象征着欢笑声的远去,生活的沉闷难以打破。

“可惜孤城浪打”一句,深刻揭示了诗人对孤城的悲叹,孤城如同孤独的自己,遭受着生活的冲击。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孤独感愈发明显,而“一宵柳簇花笼,何时万户千钟”则表现了对往日辉煌的向往。这里的柳、花象征着美好与生机,但“何时”二字又道出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渴望。

最后两句“尘世风波似海,狂奴谈笑生风”以开阔的视角总结了世间的纷扰与个人的处境。风波如海,充满不确定性,而“狂奴”的形象则暗示着那些在世俗中随波逐流的人。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比欢场与孤独,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繁华易逝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而感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欢场才罢:欢场刚刚结束,表明一种欢愉的场景转瞬即逝。
  2. 去对孤檠话:孤独的灯柱旁,诗人无人与之交谈,突显寂寞。
  3. 欲击唾壶声尽哑:想要发声,但声音已经消失,暗示生活的沉闷。
  4. 可惜孤城浪打:孤独的城市遭受外界的冲击,象征生活的无情。
  5. 一宵柳簇花笼:美好的景象与记忆交错,充满活力。
  6. 何时万户千钟:渴望繁华的声音再次响起,表达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7. 尘世风波似海:生活如海洋般波澜起伏,象征不安定。
  8. 狂奴谈笑生风:对于生活的无奈与调侃,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苦闷比作海浪,形象生动。
  • 对仗:如“欢场才罢”与“去对孤檠话”,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欢场的短暂与孤独的持久,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回忆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渴望。诗人的情感基调在欢愉与哀伤之间交替,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欢场:象征欢乐与繁华。
  • 孤檠:象征孤独与寂寞。
  • 唾壶:象征沉默与无奈。
  • 孤城:象征个人的孤独与无助。
  • 柳、花:象征生机与美好回忆。
  • 万户千钟:象征繁荣与热闹。
  • 尘世风波:象征生活的困扰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孤檠”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孤独
    • C. 欢乐
  2. “尘世风波似海”中的“海”象征什么?

    • A. 平静
    • B. 纷扰
    • C. 快乐
  3. 诗人对往日欢场的感慨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句?

    • A. 尘世风波似海
    • B. 何时万户千钟
    • C. 狂奴谈笑生风

答案: 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煜《虞美人》:同样表达对过往繁华的追忆。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风波的交织。

诗词对比:

  • 《清平乐 其三》与《虞美人》
    • 两首词都表达了对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叹,但《虞美人》更多关注于个人情感的深邃,而《清平乐 其三》则更侧重于对社会环境的观察与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陈维崧诗词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浣溪沙·经台州,过黄岩,登雁荡 浣溪沙 黄瘿瓢《芦雁图》 浣溪沙(小集涧亭) 浣溪沙 其一 浣溪沙 浣溪沙(以鸳鸯梅送曾守,是日,曾守携家游南园)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咏雪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二仙传道 門字旁的字 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日月如流 得君行道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虎字头的字 鼓字旁的字 易直 骨骲 風字旁的字 撑眉努眼 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东郡 黍字旁的字 讲经说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