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4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41:10
最高楼 题巢章甫海天楼读书图
作者: 汪东 〔清代〕
天津市,镫火隘通衢。
中有隐人居。
一枝漫拟同巢父,
千间犹欲庇寒儒。
是谁能,将此意,
写成图。
想时傍元规楼畔坐,
又还著元龙楼上卧。
风月夜,啸歌徐。
海波宽处驯鸥鸟,
芸笺香里伴蟫鱼。
问先生,秦火后,
读何书。
这首诗描述了天津的一座高楼,设想着在繁华的城市中有一个隐士在居住。诗人想象着与古代的隐士同在一个巢穴中,尽管有千间房屋,却仍希望能庇护寒冷的儒者。是谁能将这种意境描绘成图画呢?我想起曾经坐在元规楼旁,或在元龙楼上安睡的时光。微风月夜中,歌声悠扬,宽阔的海面上驯服的鸥鸟飞翔,香气四溢的纸上伴随着蟫鱼的跃动。我问您,秦朝火灾之后,您又读了什么书呢?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反映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描写了作者在海天楼阅读的情景,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憧憬与追求,同时也展示出对知识的渴望与对历史的反思。
《最高楼》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诗人在繁华的城市背景下,借助对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追求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驯鸥鸟”和“蟫鱼”,不仅描绘了生动的自然画面,还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对“元规楼”和“元龙楼”的怀念,诗人展现了对过往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诗的结尾以“问先生,秦火后,读何书”引发思考,暗示历史的沉重和文化的承载,暗喻读书的重要性和对知识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驯鸥鸟”拟人化了自由的象征,增加了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历史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深邃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城市是哪个?
“问先生,秦火后,读何书”中“秦火”指的是?
答案:1. B; 2.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