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0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03:05
雨足郊原正得晴,
地绵万里尽春耕。
阴阴阡陌桑麻暗,
轧轧房栊机杼鸣。
亭鼓不闻知盗息,
社钱易歛庆秋成。
天公不负书生眼,
留向人间看太平。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滋润后的美好景象,农田一片生机勃勃,农民们正忙于春耕。田间小路上,桑树和麻地郁郁葱葱,静谧的房屋传来织机的声音。亭边的鼓声不再响起,似乎连盗贼也停止了作恶,农民们轻松收获社钱,喜庆的秋天即将来临。上天没有辜负书生的期待,给人间带来了和平与安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和爱国者。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内容涉及政治、历史、生活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书喜》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迁之际。陆游通过描绘乡村的春日景象,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赞美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书喜》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开篇,描绘了春雨滋润后的田园风光,给人以生机与希望。诗中描写的“阴阴阡陌桑麻暗”展现了春耕时节的繁忙与活力,反映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接着,诗人提到“轧轧房栊机杼鸣”,织机的声音使得这幅画面更加生动,展现出农村生活的真实一面。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社会的安宁,强调了“亭鼓不闻知盗息”的宁静与“社钱易歛庆秋成”的丰收喜悦。陆游通过对比,表现出在农田丰收的背景下,人们对生活的满足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最后一句“天公不负书生眼”,既是对上天的感激,也是对人间平和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安定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农村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社会安宁的向往,彰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亭鼓不闻知盗息”中的“盗息”意指:
该诗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农村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诗歌都关注社会与民生,但陆游更侧重于描绘田园的宁静与安宁,而杜甫则常常表现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两种风格的对比,展示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对生活与社会的不同关注点。
以上内容为对陆游的《书喜》的详细解析,涵盖了诗的原文、白话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及学习互动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