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神光灿》

时间: 2025-05-10 15:40:44

诗句

悲欢绝念,视听忘怀,从初号曰希夷。

不晓根源,刚强说是谈非。

百般拈花摘叶,谩徒劳、使尽心机。

这些事,算人人易悟,个个难依。

不在唇枪舌剑,人前斗、惺惺广学多知。

上士无争,只要返朴除疑。

冥冥放开四大,把尘劳、一旦纷飞。

认得后,管教贤、拍手笑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5:40:44

原文展示:

神光灿
丘处机 〔元代〕

悲欢绝念,视听忘怀,从初号曰希夷。
不晓根源,刚强说是谈非。
百般拈花摘叶,谩徒劳使尽心机。
这些事,算人人易悟,个个难依。
不在唇枪舌剑,人前斗惺惺广学多知。
上士无争,只要返朴除疑。
冥冥放开四大,把尘劳一旦纷飞。
认得后,管教贤拍手笑归。

白话文翻译:

全诗大意:
悲欢的事情已经放下,视听之事也都忘怀,只有初始的“希夷”存在。
不明其根源,固执地以为这是无稽之谈。
种种的纠缠与纷争,不过是徒劳无功地耗尽心机。
这些道理,人人都能理解,但个个都难以做到。
不在于嘴上争辩,或在人前显示自己的学识。
真正的高人不争,只要归于本真,清除疑惑。
在冥冥之中放开一切,让尘世的烦恼瞬间消散。
等到明白后,便能欢笑着回归本真。

注释:

  • 悲欢绝念:指对悲欢离合的情感已无所挂念。
  • 希夷:道教术语,指一种极简的状态,心灵的宁静。
  • 百般拈花摘叶:形容对琐事的过分纠缠。
  • 唇枪舌剑:比喻口头上的争论。
  • 上士无争:指真正的智者不会争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丘处机(1148—1227),元代道士,著名的道教思想家,代表了道教“返朴归真”的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道教思想深入人心的时期,表达了对纷繁世事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丘处机的《神光灿》以清静无为的哲学思想为核心,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悲欢绝念,视听忘怀”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一种超然的境界。诗歌中,丘处机强调了对外界纷扰的放下,倡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尤其是“上士无争,只要返朴除疑”一句,传达了真正的智慧在于不争,而是回归到最简单、最本真的状态。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展现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提醒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我的清醒与平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悲欢绝念”:放下所有的情绪。
    2. “视听忘怀”:不再被外界的声音与影像所干扰。
    3. “百般拈花摘叶”:形容对琐事的过度关注。
    4. “冥冥放开四大”:超越物质的束缚,达到精神的自由。
  • 修辞手法

    1. 对仗:如“唇枪舌剑”与“斗惺惺”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2. 比喻:将争吵比作“唇枪舌剑”,形象生动。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强调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我的清醒与超然。

意象分析:

  • 悲欢:象征人类情感的两极,强调放下情感的执念。
  • 希夷:代表一种理想的心灵状态,体现道教的哲学思想。
  • 四大:指的是物质世界的四种元素,象征世俗的纷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悲欢绝念”的意思是什么? a) 忘记悲欢
    b) 理解悲欢
    c) 强烈的悲欢

  2. “上士无争”指的是?
    a) 高人不争斗
    b) 高人争斗
    c) 无所谓的高人

答案

  1. a) 忘记悲欢
  2. a) 高人不争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丘处机的《神光灿》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内心状态的关注,但丘处机更侧重于道教哲学的超脱,而李白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离别与乡愁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丘处机研究》
  • 《道教文化与诗词》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食莲子三首 过陂子迳五十余里,乔木蔽天,遣闷七绝句 初六日过鄱阳湖入相见湾 赠合皂山嬾云道士诗客张惟深二首 寄饯湖广总领张子仪少卿赴召 蒲桥寓舍剧暑 促织 庚戍正月三,约同舍游西湖十首 送赵吉州判院器之移利路提刑 题盱胎军东南第一山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穿凿附会 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尺豁头童 义形于色 髟字旁的字 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从者如云 页字旁的字 包含佉的词语有哪些 凵字底的字 耳字旁的字 瞑弓 戍漕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外强中干 提土旁的字 万世不朽 包含喊的成语 驻形 青鸟传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